摘要: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采取给学生进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融入数学学习的氛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数学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情境教学法可以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的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内进行自主探索,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情况,进而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一、对小学生实施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情况
(一)教师缺少对于问题情境教学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将对学生实施问题情境创建单纯的认为成利用图片、视频等等提升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教师对于问题情境教学并没有全面的认识,也不能正确的理解问题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最新教学标准中提到,对学生实施情境教学,教师要利用情境将学生真实生活中的内容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对学生实施教学活动。利用这样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学生更能体会到教师教学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实际问题情境教学中,在给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时,要将学生实际生活学习中的内容带入到情境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于形式化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问题情境教学时,经常会出现过于形式化的现象。在教学时,教师只是按照情境教学的流程对学生实施教学,随意的对学生创建学习的情境,在给学生创建情境后直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种形式化的现象就会导致学生并没有体会到教学情境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方便,并没有得到相应内容学习的简化,这就导致教学情境只是起到了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的作用,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
(三)教师的问题设计缺少层次性
教师在问题教学情境设计时,只是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但是并没有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提问,这样没有层次性的提问自然也不能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创建问题教学的情境,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问题的设计,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的需要。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得到思维的扩展,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二、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措施
(一)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同一种事物每个学生对这个事物的认知都会不同,这些不同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最好的动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数学教学时,应该学会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提升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升。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建,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学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加减混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坐公交车的情境,假设学生是售票员,此时公交车上有17个人,到站后下去3个人又上来6个人,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只是现在公交车上有多少人吗?”。教师利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情境的创建,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境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问题中的情境,这样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游戏给学生进行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时期学生还是非常喜欢参与游戏的,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对学生实施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令进行三角形的移动,并且将每次三角形移动的位置画出来,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在三角形不停移动的过程中,移动的轨迹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图形,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形,也依次进行移动,让学生探究一下正方向的移动轨迹可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教师利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学生就会更愿意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利用这样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数学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会更愿意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结: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对学生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在给学生创建有效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该重视趣味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进行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提升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智河.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10.
[2]刘丽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39.
[3]王洪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59.
[4]宋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5):72.
[5]康志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