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成自己纠错的好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让小学生掌握了自己发现错误的能力,是可以促进对于理性思维的培养的。如何让学生生养成纠错的习惯,一直是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关心的问题。作者对于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这样习惯,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纠错习惯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面对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总是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题目表意不清楚、计算时比较马虎等原因造成的。一方面错题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打消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批改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时,也会比较头疼。如果小学生能够养成自觉发现错误的能力,那么算错的几率自然可以大大降低,教学的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这种能力,就成了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重点,笔者对此有几点自己的思考,下文将以中段人教版数学教材为例,具体提出一些帮助小学生养成纠错习惯的策略。
一、错题出现的原因
其一,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在小学生学习三四年级的数学知识时,会接触到一些关于几何的知识。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也比较少。学生理解起来自然有一定的困难。在解题时,由于对一些概念理解得不够清晰,自然容易出现错误。
其二,计算出现错误。比如在四年级,学生会接触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大数运算。这种计算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在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的知识时,往往是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的。一方面算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题目的数量又比较大。这样出现错题的几率自然会变大。
其三,解题不认真。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并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之后。往往会出现不认真审题,按照以往做题的经验,贪图快速完成题目,而草率的解决题目,算出答案之后,还以为解得很对,处理同类的问题还会觉得得心应手,不会出现问题。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可能变得马虎,增加出错的几率。
总的来说,小学生在三、四年级时,理解能力、计算能力都很有限,有是遇到比较蹩脚的题目,可能会因为没能读懂题目等原因,对题目做出错误的解答,有是可能由于算数发生错误,影响解题的结果,但大部分的错题,根本上,还是由于学生解题时不认真所造成的。所以说,让学生在解题之后,在认真审查一遍自己的解题结果,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二、帮助小学生养成纠错习惯的具体措施
第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制作一个错题本。错题本当然是用来记录小学生遇到的错误的习题的。时常翻阅这些错题,可以帮助小学生的记忆,还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理知识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小学生在解决四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时,是比较困难的,在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时,也总是会出错,小学生完全可以把出错的题目记录在错题本上,多翻看几次,印象自然就加深了,再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解题的思路就会比较清晰,出错的几率也就会降低。
第二,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错题的时候,应该比较深入。具体说来,就是教师在批改学生的错误时,不能单纯的给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应该克服嫌麻烦的心理,为学习仔细再讲解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逻辑,让学生对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比如说,小学生在学习有关公顷和平方米时,可能出现换算的错误,教师在批改时,不能只给出正解,应该再批语上加入一公顷等于一平方千米等于一千平方米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的概念。这样学生出错的几率就会降低,再处理这类问题时,就不会无从入手。
第三,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配成一些学习小组,由于每个小学生进行练习的程度不同,一些比较难题目有的学生遇到过,有的学生没有遇到过,如果学生们可以加强在这方面的交流,学生们关于数学习题的见识就会增加,不会解的题目自然就会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也会降低。教师们还可以把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同一小组内的学生互相交换作业,互相批改。学生可以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减小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这对于学生养成主动纠错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教师还可以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思维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利于活跃思维的习题和数学故事。比如,“现在有5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应该怎么分”这样的题目,多让学生掌握思维逻辑上的知识,而不是解题的套路。这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拜托解题时的思维定势。思维活跃了,解题时就不会死板,发现错误的能力自然也会增强。这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纠错的能力。
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出现错误。解决容易出错的问题,降低学生犯错的几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让小学生养成出动纠错的习惯,是解决解题错误频发的有效途径。总得说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处理问题经验、活跃思维,还应该帮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得到充分的锻炼之后,形成主动纠错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从小养成乐于思考的好习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汉新.提高小学生数学自主纠错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01.
[2]穆平.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9(26):66-67.
[3]曹金兰.小学生数学纠错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9(14):54+56.
[4]刘芳林.小学数学教学中纠错心理研究[J].教书育人,2018(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