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汪政荣
[导读]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上升,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出现了问题,社会道德层次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摘要:社会在发展,经济在上升,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却出现了问题,社会道德层次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问题就在于时代快速发展,今天的人们逐渐失去了耐性,没有静下心来与他人真诚地交流,从而导致后续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借助沟通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今天的初中教育已经不是学生单方面的事情了,事关学校、家庭、学生三者,只有学生自觉、学校严格、家长配合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受到良好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对学校与家庭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与有效对策。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班主任;沟通
        一、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要问题与现状
        (一)沟通形式单一
        众所周知,如今家长了解学生情况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家访与家长会这两个途径,近些年来由于学生数量过多,很多学校已经取消了定期家访这一方式,而家长会的举办时间间期较长,一般一学期是2-3次,即使家长能够从家长会中发现学生的问题,但是由于滞后性过大,无法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容易使其坏习惯固化,造成难以改正的后果。
        (二)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缺乏了解
        根据中国义务教育协会2018年的年度报告显示,国内的家长只有不到20%会主动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而其中只有约48%的家长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计划与课程安排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尚且不够了解,那么其对班主任制订的学习计划、课程规划、教学理念应该也是缺乏认知的。这种情况下,家长根本没有办法与班主任合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良好督导与支持,双方的沟通效率过低,沟通频率太少。同时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了解不足,往往容易产生沟通障碍或者沟通矛盾。
        (三)家长与班主任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许多学生的家长与班主任来自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境况的家庭,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差异,在很多问题上容易产生不同意见,这种意见分离的情况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方向造成分裂,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知道该听教师的还是家长的,容易陷入两难的局面。
        (四)不正确的沟通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便习惯人情往来,因此避免不了会有一些家长赠送高价昂贵的奢侈品给教师,用这种不合理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教育质量,而部分教师也确实对学生给予了关照。表面上看家长似乎达成了目的,实际上在整件事的过程中给孩子树立了不良榜样,让孩子以为只要送礼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送礼后家长便觉得完成了对孩子学业的关心,于是便撒手不管,孩子的教育质量根本就没有得到改善,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性对策
        (一)丰富沟通形式
        首先,以原本已有的家长会沟通方式为基础,增加家长会的开会频率,起码要到每学期3次,分为学期始段,学期中段,学期末段。在开展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将每个学生本学期的表现与上学期的表现以具体评估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家长,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表现情况。


        其次,班主任与家长要共同沟通好课程的安排计划以及学习进程的快慢程度,家长有任何意见可以在会上提出,大家共同探讨,而不是像以往传统家长会那样,班主任一味地报告,家长一味地听,而教师报告的内容又只是泛泛而谈,对学生个体根本不具备专一性与有效性。
        (二)提升彼此的信任程度
        沟通是联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信任则是基础中的核心,如果没有一定的信任度支撑,那么人们之间的沟通便是虚无的、虚伪的、脆弱的。因此,为了提高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实效性,我们建议从根本上下手,提升对彼此的信任程度。我们有多种方式可以提升信任程度,例如,家长可以在平时课余不打扰彼此生活的情况下与教师进行交流。提高信任度最基础的办法就是成为朋友,家长可以尝试与教师进行生活上、想法上的交流,而不要每次与教师沟通的内容都是关于孩子,这样会给教师一种仍在工作的感觉,这样容易产生隔离感,教师没有办法放下心理戒备。我们要试着以真诚的心灵去与他人交流,而不是抱着什么目的或者利益,这样才能够提高彼此的信任程度,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上也可以更加客观平静地进行交流,毕竟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目的都是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地生长发育。
        (三)求同存异式的交流态度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才会与他人有着区别,有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根本差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交流沟通的顺畅度。良好的沟通方式是在彼此之间寻求共同点,不要企图同化他人的观点,也不要过于执著于自己的观点,试着去跳过那些存在差异的部分,寻找相同的角度与看法进行交流沟通,那么沟通起来会很愉快,有利于统一意见,便于教师、家长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更好地保驾护航。
        (四)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除了校园教育,家庭教育的占比是最大的,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区别在于校园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理性思维,而家庭教育则更多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基础观念以及基础社会交往习惯,两者侧重点不同。因此,家长主要任务就是要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氛围,树立正当合理的教育理念。
        (五)家长与班主任之间要选择正当的沟通内容
        家长与班主任在学生教育问题上的交流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误区,那就是往往只看到对方的不足而忽视了自我反省,这对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没有任何帮助。我们要准确选择沟通内容,家长要及时地向班主任反映学生近来的情绪状况与学习进度,而班主任也要适时跟进,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对学生的缺点则要与家长联合起来,一同帮助学生改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家长与班主任之间进行合理恰当的沟通,才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有益的学习环境。而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需要家长与班主任的共同努力,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马虎不得,唯有家长与班主任携手同心,持续关注学生的教育进程,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高田.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2]?徐雁波.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家校沟通艺术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6).
        [3]?欧自兰.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才智,2017(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