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郑丽金
[导读] 因此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活动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思维导图。
        摘要:初中化学需要掌握及记忆的知识点繁杂且零碎,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运用合理方法帮助学生零散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框架,让学生更好的去记忆,去运用。在实际学习中,不同学生对化学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均不相同,因此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活动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形成知识构架,也能在微观上对学生的细节知识进行巩固。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实践
        引言:
        在中考复习中,高效绝对排在首要地位。中考前的复习就是与时间的赛跑,那么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复习教学活动是抛给所有初三教职工的一大难题。而化学课在初三阶段才首次开讲,虽然在化学知识上对学生教授的都为基础内容,但基础不代表着简单,知识点之间也拥有着繁杂的联系。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帮助教师为学生梳理那些零散的看似之间无联系的知识点,理清知识脉络,为学生总结整体知识的框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理解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掌握不同知识点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复习效率。
        一、固有复习模式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学生不能主动去复习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因为对未知的事物保持有好奇心,所以有兴趣去主动的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但复习课是重复之前所学的内容,并且一直以来的复习方式都为教师不断向学生灌输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在复习时也就不能抱有积极主动的心态。
        (二)学生不能持久学习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十分愿意动脑去思考解决问题,而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学到新的东西时候的喜悦,学生往往不愿意去动脑,并且经常会出现在复习下一课知识时上一课复习的知识又被抛之脑后的情况[1]。在备战中考时,学生又压力较大,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十分的零碎,学生又不能持久性地学习,这就导致了学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
        (三)学生复习缺少方法
        传统的复习方法只会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学生在背的过程中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学生只是一味的盲从。这样的方法既不能高效的完成复习任务,也可能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理解的偏差。


        二、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问题的策略
        (一)结合思维导图设计教学计划,优化课堂内容
        所以导图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整体,它既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整体内容,又可以有效展开说明基础知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开展的活动。比如在复习《氧气》时,教师就可将与氧气相关的知识点总结为三个思维导图,先让学生通过看思维导图来区分知识点间的差异,例如将氧气的反应与磷、铁、硫、碳等物质的反应进行横向对比,再将氧本身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进行纵向对比,最后进行整体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构建的思维导图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与教师相同的认知,既促进了学生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在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基础的条件下,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知识更有层次性、逻辑性。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系统的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简化笔记内容,把握知识重点
        许多学校在中考来临时,为了增加学生复习的时长,会安排更多的上课时间。紧密安排的时间让教师输出的内容变多,而学生为了不落下教师讲课的内容,为了更多地掌握内容知识,就只好不断地记笔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记录的笔记大多都是重复的、繁琐的,而当学生再一次拿出笔记准备复习时,并不能找到笔记中的重点,也不能跟随笔记去思考。这时候就需要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系统性的笔记。这样的笔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区分知识点间的差异,也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出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学生在利用笔记复习的过程中更有系统性、逻辑性[2]。比如在复习《燃烧和灭火》的内容时,教师可设定分值为燃烧条件,让学生先进行回忆,在回忆完毕后,教师可进行更深一步的扩展。在复习知识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着重强调出重难点,为学生后续整理笔记提供有效思路。
        (三)进行知识的整合,构建知识网
        开展复习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初三一年所学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整合,方便学生在自主复习过程中有效的进行复习任务。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知识脉络更高效率的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不同物质不同元素间的对比,再比对相同物质相同元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最后指导学生将各个零散的知识点总结成一个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三、结束语
        近些年新课改不断地落实深入,固有复习方式严重影响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使得学生自己的复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产生矛盾。这样的后果是既不能提高学生中考的化学成绩,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所以教师务必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深入研究思维导图对于复习工作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更加有意义的复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柴多丰.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 2019(40).
[2]王培烽.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 201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