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用建筑中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李宝庆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宝庆
[导读]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直接的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工程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直接的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工程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单位要注重施工技术控制,改善工程质量。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从施工技术出发,解决问题,优化工程建设,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近几年,城市化的发展也加剧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进程,其建设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施工体系相对较为复杂,存在的危险系数也相对较高,若是控制力度不够,或者落实不到位,就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无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合理的施工控制技术和施工控制质量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监管力度,实现良好的建筑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实现良好的施工效益。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初始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开展地基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测量,对当地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才能合理设计地基施工方案。有很多地区存在复杂地质问题,所以地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受到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差异的影响,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对地基本身支撑性能进行充分考虑。地基是上不建筑结构力量传递到地表的连接点,对其承载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地基处理效果决定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很多地区存在软土、沙土等复杂地质问题,这些软弱地基会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低下,无法承受上不结构重力,甚至出现坍塌等严重问题。为此,应当采取合理的加固处理方式。当前常见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加固法、换填土质法、加筋法、注浆法等。不同的软弱地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当前注浆法和换填法是常用的两种方式。换填法适用于区域较小的地基加固中,主要是将原有软弱土层挖掘出用碎石、沙土等含水量低的土质进行替换。注浆法是将原生土质和人工合成化学泥浆混合达到整体支撑能力增强的目的。
        1.2混凝土控制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必须存在的一项技术形式,并且加强该方面的控制,可以大大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在控制的时候,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参数值进行计算,避免影响施工环节的展开。另外,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浇筑量,以及养护时间,根据施工方案,严格落实每一项施工程序,并且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以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以后,才能展开下一项施工工序,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2.1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一般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保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性能符合建筑要求,符合国家建筑建设的标准。第二,严格控制材料的购买,进行挑选和购买材料时要选择信得过且信誉良好的生产商,购买材料时选择型号符合以及质量符合标准的材料,这样可以减轻下一个验收环节的工作。此外,材料要有质量保证书,要对相关的产品进行质量和性能的检测,确保材料符合建筑材料的标准。第三,材料使用的检验,在材料使用之前要对相关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再次验收,只有验收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才能够使用,且一旦发现材料出现问题就要停止使用。第四,工程建设中有配件和半成品的使用,在这些小零件的使用中要避免出现错用和乱用的现象,要确保各种配件、零件和材料的正确使用。总之,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来提高施工技术的效果。


        2.2监督管理体系
        需要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立监督管理体系,并且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将各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一一的落实,这样一旦发生施工问题,可以快速地找到相关负责人员,根据处罚条例展开相应的处罚,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其管理控制的效果。同时,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建筑施工现场,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作为全周期的监督和管控模式,这样在施工的时候,一旦出现施工问题,可以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
        2.3开展混凝土、防水施工质量专项整治
        对主体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策划,编制《工程质量创优计划和质量实施细则》,对框架柱等重要混凝土构件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对梁板结构采用清水混凝土专用模板,按照清水混凝土标准控制主体工程施工质量。制订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采用合理设置后浇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有效混凝土温控养护措施等手段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
        2.4重点关注施工工序质量
        在建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工序的质量,是确保房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房建项目的施工过程主要是根据相关的工艺操作流程完成操作,完成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规范以及要求进行施工,才能够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先进行样板施工,要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交代到位,而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监督,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上一道施工工序质量符合标准后才能够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5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技术管理是施工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把握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便需要从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将工程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开展之前,需要先对施工技术进行报备和审核,以确保施工技术符合建筑工程需求,在按照一定程序实施规范性操作中,来具体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借助施工技术管理方式,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可控范围之下,将施工技术打上高质量标签,实现施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技术优化目的。
        2.6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素质
        施工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素质。为了有效地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并且开展一定的技术培训或者是质量安全指导。第二,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工程建设中,许多原材料都需要再次的验收和评定,因此,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能出现发现问题不上报和不解决的现象,只有确保验收工作符合要求才能够签收。
        结语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各建筑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有效的房建施工技术以及质量保证管理工作,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企业获得市场认可。在对施工技术以及质量进行管理时,要分析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彬.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0):180–181.
        [2]王乾礼.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47~48.
        [3]吴琼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析[J].居舍,2018(19):18.
        [4]王少维 . 加强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研究 [J]. 中外企业家,2016(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