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祝天阳
[导读]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教师自身教学风格、学生的基础情况等,合理开发与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要求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政治课程资源, 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多元化课程资源目标, 需要教师在充分发挥传统课程资源作用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教师自身教学风格、学生的基础情况等,合理开发与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
关键词:课程资源 思想政治课 教师
一、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一)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中思想政治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政治教师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目标的一切人力、物力都是思想政治课程资源。
(二)开发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的范围广泛涉及领域众多,通过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使思想政治课更加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国家各方面的政策解读、大政方针的制定及践行党的行动纲领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能激发起学生责任感,促使他们奋进潜力,进而提高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2.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己关于课程资源的认知、丰富知识体系、关注学科前沿信息,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促进教师转换自身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改进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资源需求大不相同,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课程资源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具体分析,应保证课程资源多元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将政治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经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素质结合起来,开发对教学有重要意义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内容非常宽泛,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同样也包含许多内容,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高效合理的进行思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思想政治课是正确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环节,政治教师应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二、中学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教师紧缺的同时呈现老龄化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政治教师对于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今,政治教师严重紧缺,许多学校中学政治孝师人数不足,经常出现个人教多个班的情形。同时中学政治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师队伍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就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弱
中学思政教师很少有时间与精力来从事课程资源的开发,他们很少有机会了解课程的最新成果,容易与前沿成果脱节,出现实践与理论的缺口。

学校如果只在理论上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那么教师将很难进行思政课程资源开发,更不可能将已有的思政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学校需要改革现有的关于开发课程资源的制度、体系,提高教师参与力度,实现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显性教育资源,轻隐性教育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看见,因而相对容易开发与利用,如教材、参考书、图书馆的作用。而隐性课程资源的存在很难被发现,不能很好地加以开发与利用。但它们对教学效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话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四)存在严重的资源闲置浪费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地方性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造成了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浪费。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许多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中只是机械的重复理论,刻板的创造教学情境,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发展性,使教学过程教条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开发利用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治教师的价值和作用
课程资源观在不同的时期包含了不同的内涵。在过去,教师通常把课程资源理解为教科书、参考书,但在新课改以来,课程资源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它内涵的变化,积极转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消极被动的传授知识,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新课改以来,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努力发挥出政治教师真正的价值。办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在学生心中留下正面的、积极的、深刻的影响,引导学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二)学校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保障
教师任何活动都不能离开学校这个中介的保障作用。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办公室、设备等,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促进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还应组织教师互相学习,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
(三)积极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较容易被开发,隐性课程资源不容易被开发,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额外关注。隐性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可以表现在教风、学风两个方面。学风与教风作为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开发,挖掘其潜在价值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多样化。
(四)借助时政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时代特征,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时事教学资源,许多学生搜集时事新闻是为了应付考试,出现只关注答案而忽视新闻本身的现象。教师要及时调整这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发展情况,运用教材具体分析,思考网络热点新闻。时政热点问题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使用,具有很高的价值与意义,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内容的情趣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带给我们的积极作用,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加以利用。
作者简介:祝天阳(1996.01.18) 女,汉族 籍贯: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思政),研究方向:德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