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王巨伟
[导读]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都有应用。
        摘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都有应用。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由于地理知识比较复杂,而且很多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就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还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思维导图 应用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架构
        地理是高中时期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科目,里面也有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对其进行学习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学科中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点。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通过阅读文字的方式学习地理知识,但是这种知识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枯燥无趣。但是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却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性,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记忆相应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
(二)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还能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对学生的学习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思维导图与同学之间的进行互换,在互换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生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互相帮助学习。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学生还能针对地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学习,提升学生复习知识点的效率,还能让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实现查缺补漏。在解决地理问题时,利用思维导图还能让学生的思考更清晰,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解决。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上,学生都是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笔记的记录,利用这样的方式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其实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就可以让学生将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梳理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记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实现学生的预习
        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应该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于不会的内容进行记录,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将自己预习的知识点进行清晰的标注,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之后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就能根据教师的教学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会有自己的印象和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首先学生可以针对本节课中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师还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气压带以及风带”让学生进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部示意图的绘制。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更有方向性,学生的预习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二)利用思维导图实现教学互动
        教师在教学时,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提升。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让学生针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解决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对学生的高质量教学,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地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解释自己思维导图绘制的思路和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学生反提问,让学生解释原因,并自己找到正确的绘制方式;针对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提炼出来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以及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在学生分享绘制思路与教师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得到新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章节中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在以后的预习以及学习中,能够更加的完善,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结: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实施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还能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江锦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0,(2):73-74.
[2]窦涵霏.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2):52-53.
[3]韦力榕.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85-86.
[4]林宗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