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初探苏清强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苏清强
[导读] 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初中校园内部历史教育工作所具有的优势,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开始意识到,校园教育工作对于人才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也结合初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提出德育教育思想理念在其中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初中校园内部历史教育工作所具有的优势,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科;德育教育

        前言:在初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能够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德育与历史知识结合一体,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其能够通过最为有效的途径强调课堂上重点的知识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最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本文也重点了解到初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打造高质量的初中历史教育环境。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阶段历史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结合采用德育渗透的思想理念,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就要求教师能够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喜欢模仿一些优秀人物的行为举止也喜欢,崇拜一些偶像,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的人物,以及英雄的事迹,让学生产生崇拜的情绪,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
(一)运用讲述法、讲解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想要有针对性的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就需要把二者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其中利用讲述法指的就是,把历史真实的事件,相关的人物,以及历史的事实和其中表现出的现象,通过教师有效的讲解,传递给初中阶段的学生,引导学生能够最为基础的掌握历史发展的线路,以及未来的走向和趋势,这也是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中最为基础的一项方法。
        例如:在讲解《金与南宋对峙》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岳飞的故事渗透给学生,利用抛砖引玉的方法,收到课堂教学最大的效果,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知识的讲解,不自禁地把岳飞的事迹讲给其他的朋友听,然后教师就可以追问其中的内容,为什么人们崇拜和怀念岳飞?学生最为基础的回答就是,因为岳飞有着精忠报国的精神。

随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利用岳飞的作用,把历史的事件与德育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知识讲解的方法是,教师需要对历史的事件进行阐述和说明,如,在讲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秦、汉、唐、宋、明、清时代的体制进行清楚的比较,让学生能够了解课堂上所具有的重点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拥有着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运用谈话法、讨论法、问题法
        德育思想理念渗透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要通过谈话法和讨论法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使德育知识有效地与学生的思想理念进行融合。谈话法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与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探讨,围绕着课堂重点的核心内容,相互之间进行互动,教师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得到最终的结论,这也是课堂教学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贞观之治》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使用谈话的方法,首先提出一定的问题: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深入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阅读整理,回答出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点。为什么提出贞观之治这部分知识的分析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贞观之治所产生的具体原因,最后对历史的人物进行深入的评价,总结出相关的知识点,了解到贞观之治是否能够推动社会和历史的进步,是否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意识。
        讨论法就是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之间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例如:在讲解《伟大的历史转折》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其中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引导学生破除权威思想的束缚,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解放自己的思想理念,做到实事求是,进而提高其综合的素质和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历史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关注的仅仅是学生对于最为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现状,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不符合当前最新课程改革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本文在以上内容中提出,德育教育方法在初中历史学科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以此为学生后期良好的发展,找到最佳的教育工作开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高明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52.
[2]张牧笛.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德育培养——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抗击八国联军》为例[J].现代交际,2019(02):152+151.
[3]姚红静.德育教育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及教学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