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张志城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8期   作者:张志城
[导读] 本文将着眼于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以及技术要点展开论述。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主要涵盖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钢筋施工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就目前土建施工技术现状来看,经过多年施工经验的积累以及各种新型技术的普及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专业技术体系,并逐步拉近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受到土建工程项目规模以及人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土建施工技术存在的弊端与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因此,本文将着眼于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以及技术要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引言
        土建是土木建工程的统称,是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体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完善,需要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来加以完善。
        1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现状
        1.1施工技术安全性较差
        施工技术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其二是建筑主体工程的安全性。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前,虽然进行了技术交底,但是,却缺少施工技术安全评估机制,导致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安全要素不甚了解,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比如在土方开挖施工中,技术人员并未考虑基坑下方施工人员与土体的安全距离,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时,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另外,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尽快竣工交付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大幅度压缩工期,导致技术衔接出现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使建筑主体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企业有意缩短养生时间,将7天的时间压缩至4~5天,导致混凝土强度与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这就增加了局部区域出现裂缝的安全风险。
        1.2土建施工技术的耐久性不强
        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建筑工程需要长时间进行使用,因此整个工程结构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针对施工工程的耐久性来讲,相关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制定出有效的安全质量检测控制标准,针对现阶段的检测工作状况来,整体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建筑使用耐久性要求,甚至一些工程在竣工完成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裂缝以及断裂等问题,这种现象不单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对后续人们的居住安全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1.3缺乏灵活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土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现今国内很多技术使用都较为笼统,部分具体技术人员思维又较为僵化,不能灵活应用技术,导致很多施工环节存在缺陷。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施工结果不符合标准,或是出现需要多方参考的情况,无论什么方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施工周期,降低整体施工水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土建施工技术的发展。
        2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钢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钢筋施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①钢筋加工;②钢筋绑扎。钢筋加工的技术要点为:首先应对钢筋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钢筋质量满足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需求;其次,在对钢筋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及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计算钢筋长度、搭接长度、弯曲程度等工艺参数。

钢筋捆扎的技术要点为:首先应对钢筋的质量、形状、规格、类型进行全面、严格、细致的检查;其次,按照正确的顺序对钢筋进行绑扎处理并在正确的位置预留孔洞,方便后续施工操作;再次,进行钢筋搭接时,应将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交错安放,在对底板钢筋进行绑扎时,副受力钢筋在上,主受力钢筋在下;最后在进行底部钢筋绑扎时应提前安置砂浆垫块,进一步强化钢筋结构稳定性。
        2.2模板施工要点
        模板是工程的主要框架,分为顶、梁、柱、楼梯四大施工目标。对于顶板,要保障其稳定性,对于下方的支撑点,要注意移动,而且要保证支撑的稳定,不会出现异常移动情况,其次是要保证钢筋的稳定性,不能对其造成影响,各层钢筋的位置应该统一,再者是要保证密闭性,灌注混凝土时不能出现漏出现象,最后是进行综合性能检查,仔细评估各个细节,保证施工阶段不会出现异常,仔细评估稳定性,若是稳定性不佳,极有可能导致返工。对于梁板,首先要保障合理性,其侧板不会出现脱落现象,其次是保证密闭性,不能出现漏浆情况,同时要做好保护措施,不能出现损坏。柱是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必须保证较高的性能,要有极高的精度,严格按照需求进行计算,性能只能加强,同时要保障不会出现变形。对于楼梯板,主要是保障应用强度,能够长时期应用。
        2.3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首先,在进行梁板二次震荡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混凝土施工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依照工程的整体施工规范要求,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充分的振捣,避免出现漏振或者是过振等不良问题;其次,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必须要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连续性,同时在浇筑施工之前需要针对施工的时间、施工的位置以及相关施工人员岗位进行严格的划分,充分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可以做到各司其职。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在浇筑12小时以后增派工作人员来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洒水养护处理,防止混凝土结构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良的裂缝问题。
        3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切实落实岗位责任
        首先,要顺应建筑行业施工管理的国家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实行项目经理制度,不仅要将建筑工程项目经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期具有建造师资格以及较高的技术素养、管理水平,同时也要重视项目经理的职业道德素养,保证其能够对工程现场管理负责。其次,还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对项目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明确,并制定系统的施工组织方案,使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能够清晰的确定下来,并与工作责任相联系,真正实现权责统一。最后,施工单位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反工作制度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从而对各岗位人员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3.2提升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并健全针对施工全过程的现场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并制定出符合工程标准的质量监管制度。这样便可依照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指令管理措施,来对各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其次,依照质量监管制度,同步实施全员的责任制度。将建筑工程各个施工工序与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交由各管理班组负责,并要求管理部门积极协调与衔接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通过此种方式,便能够对施工各个阶段做出较为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工作。
        结语
        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土建施工技术类型较多,并且每一项施工技术均在工程施工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暴露出的问题,施工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查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戴振宇.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J].南方农机,2017,48(2):83.
        [2]赵秀源,陈栓练,林小杰,等.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
        [3]卢少梅.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中国标准化,2018(16):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