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教学对初中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健全学生们的人格,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音乐课程是初中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声势律动引进了课堂教学中。运用声势律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字:?声势律动 初中音乐 教学 应用
引言:声势律动可以应用到教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人体摆出各种姿势来制造出相应的声响,表达欣赏音乐本身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应多创造学生用身体表达的机会,将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声势律动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培养创造力。声势律动教学方法的应用,很多时候会通过即兴教学的方式,使身体在音乐中做出即兴的反应,满足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这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发现思维中的闪光点,提升思维的创造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培沃丰富的情感土壤。二是能提升节奏感。初中生有着好动这一显著的习惯,同时自身也有着一定的节奏感。其本身动作相对灵活协调,对待各种事物的反映较为敏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启发训练学生身体动作,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三能促使身心均衡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都在增强。在这个时候合理的应用声势律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更舒心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均衡发展。
一、培养兴趣--声势律动进入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望,不过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学习的热情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应用声势律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歌唱祖国》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歌曲中的节奏和音符以声势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以拍手的形式进行音乐节奏的模仿。除此之外,由于歌曲中有三个段落,每个段落虽然歌词不同,但是节奏是相同的,因此,教师还可以教学生演唱其中一个段落,其他两个让学生按照第一段落的节奏自行演唱和体会。学生在模仿和学习中逐渐理解、掌握音乐节奏,从而学会音乐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是应该将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动态韵律美的感悟,然后再配合各种示范性的动作来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增强能力--声势律动进入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声势律动的特点很符合初中生的成长现状。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正值青春年少,心灵纯净善良但又显青涩稚嫩。周边事物的林林总总、错综复杂,社会的百态千变对其心理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当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可能会由于心理脆弱,不能正确看待事件的本身,无法有效控制自身的情绪,调整心态,做好合理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如果听之任之、置之不理,就会给他们留下心理创伤和阴影,不利于学生们健康成长,也影响他们的学业。鉴于这样的现状,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这时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音乐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从而可以起到调整心态,舒缓心理。比如在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其实对于这种有内涵的曲子对于初中生来讲,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但是音乐里面内涵正是学生应该汲取的营养,所以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阅兵式的录像,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旋律和节点,感受音乐旋律中重复和变化重复、旋律位置、旋律的语气化等特点,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这首进行曲表现出来,进行声势伴奏,像拍手、指挥、正步走,等等,以此强化学生对曲子本身意义的理解。由此可见,被人们所尊重的曲子对于学生而言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教师通过声势律动教学,让学生从律动中欣赏传统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具有奋进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心境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提高效率--声势律动进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声势律动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应通过时刻观察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从而科学判断出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以便及时使用声势律动法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在教授《青春舞曲》这首舞曲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汉族舞蹈,而是新疆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大多数学生对这首曲子只是熟悉、听过,但是里面的蕴意并没有理解,里面每一个动作也只是外观欣赏,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产生好奇感,也想情不自禁的跳起来。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伴随乐曲动起来,并适当地随性进行律动改编,让学生们更为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吸收。最终能够吸引学生的还是学生可以作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了。音乐自身也带有艺术感和情景感,再加上学生们自身律动也很强,这样的融合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初中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对音乐也是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将声势律动教学法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在身体的律动中,获得节奏感、音乐素养、审美水平等的提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菊英.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01).?
[2]赵喜利.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北方音乐.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