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使山区学校的初中英语教学更高效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郭春福
[导读] 山区学校的教师要能够边教边学,不断重塑英语素质,学校要加大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的应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正在实施的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山区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较低、信息更新不及时且接受程度较低、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等,导致山区初中英语教学很难开展,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因此山区学校的教师要能够边教边学,不断重塑英语素质,学校要加大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山区学校;初中英语;高效策略
一、制约山区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提高的因素
        1、师资力量
        众所周知,山区的师资力量一直都很薄弱,教师编制不足导致一些教师兼任好几个学科的教学工作。部分英语教师不是科班出身,仅仅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走马上任了。部分中年教师即便有一定的学历支撑,但是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英语的不断变化,同时因为学校地处偏僻山区,设备陈旧,网络信号差,信息很难及时到达,教师不能及时更新和掌握教研教改的相关信息,导致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观念不能及时贯彻实施,总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没有什么缺点,不愿意去创新或者去改变,加之教师负责的班级及学科较多,也很难抽出时间去研究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2、环境设施
        大部分山区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往往非常简单、落后,尤其在英语教学方面,不能跟城市的教学条件相提并论。山区学生的家庭条件和环境也非常差,大多数父母的教育背景不高,还得为了生计走出山区去打工,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关注的很少,导致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并不注重。同时山区学生除了能在教室接触到英语相关知识外,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用到或者看到英语,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久而久之就会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二、山区学校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1、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注重日常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所谓“教学相长也”。山区学校本来就很少的英语教师,由于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和外界的干扰不愿再从事英语教学而离开教学岗位。山区学校远离市区、条件艰苦,很少有大学毕业的专业英语教师愿意到山区学校任教,导致山区英语教师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山区学校要加强对现任英语教师的培训,帮助英语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推进者,英语教师除了教授英语的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还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教师在进行自我学习的时候要更多的关注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
        2、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山区初中英语教学
        观念是行动的方向。

要想提高山区学校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重视初中英语教学,将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多的放在初中英语这一块,尽最大能力给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通过管理者的观念转变,带动任课教师更加重视初中英语的教学,从一开始就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例如:学校可以联系一些培训机构,给英语教师提供一个继续学习的平台,或者由学校牵头联系社会活动群体,让学生有机会参加英语竞赛等运用实践活动。同时英语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不断的接受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将这些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的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出更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要能主动的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切不可老牛拖破车,一味的停留在过去教学的观念中。要能积极创新教学思路,但又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3、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情景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讲解英语知识。设置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例如: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尽可能给学生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或是国外的风土人情的短片,将学生带入到英语的氛围中,吸引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比赛,或者英语话剧的表演, 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让学生明白,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课堂上的学科,更是一种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必备工具。教师要做好使用英语的表率,带头在课外使用英语,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极力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
        4、教师要物尽其用,“自力更生”教学
        在山区学校的并没有多少资金能用来增加一些先进的设施设备,在设施设备单一落后的情况下,英语教师不能一味的等待学校引进设备,要能“自力更生”,利用身边一切能利用的东西进行辅助教学。英语教师要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编制出符合山区英语教学的课件。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自己动手做教具。课本中的一些图文对于生活在山区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山区的资源如树枝、木块、石块等制作成火车、轨道、机器人等模具。也可将身边的物品如粉笔、黑板、三角尺、讲台、桌椅、书包等贴上英语标签,随时随地直观地“看”英语,感受英语,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
        总之,为了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山区的学校和教师要走出一条“不寻常”的教学之路,结合山区的现实情况,利用现有的条件,大胆的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山区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任芳芳.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研究——以山西省汾西县初中学校为例[J]. 山西师范大学,2015.
[2]    蔡丽珍.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的调查研究——以永嘉县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2017.
[3]    郑晓荣. 新课改背景下永嘉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J]. 浙江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郭春福(1969.9)男,白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人,大学本科学历,鹤庆县第三中学正高级教师(现在鹤庆县黄坪镇初级中学支教)。。研究方向:中小学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