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杨勇
[导读] 积极渗透安全教育理念,促进二者融合,坚持安全为主,创设安全的运动环境,最大程度上规避安全问题出现,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培养的基础阶段,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下,小学体育学科地位大大提升,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小学体育教育中,应积极渗透安全教育理念,促进二者融合,坚持安全为主,创设安全的运动环境,最大程度上规避安全问题出现,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新时期加强小学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合研究,分析具体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提出有效改善措施落实到实处,对于后期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可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 安全教育 有效结合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课前的准备,认真检查体育设施的完整性,同时加强对学生运动过程的监控,降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几率。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育中融合安全教育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的意义
    生命安全是永恒不便的话题,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只有一次,没有生命其他自然无从谈起。学校体育中加强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运动中受到严重损伤,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一辈子的,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小学体育教育应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践行安全教育到实处,强化学生体育运动的保护能力、安全意识,最大程度上降低运动损伤问题几率。通常情况下,多数的意外伤害都是可以规避的,但是很多学校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伤害,均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缺少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迫切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小学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融合,为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
    其一,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好玩的天性仍然占据上风,在运动过程中较为兴奋,十分投入。这就导致在部分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下降,由于情绪过于激动,无法有效把控自身动作技巧,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加之小学生安全认知水平不高,安全常识不足,对于安全问题缺乏深刻认知,对于一些球类运动,集体争抢力度较强,会出现相应的身体接触,动作不规范,或是冲动情绪下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而这些意外出现后,学生方才醒悟保护自身安全重要性,为了规避此类问题,尽可能减少剧烈体育项目。
    其二,环境因素。部分学校对体育重视程度不高,配套的体育场馆、球场和运动设施方面投入不足,由于体育器材数量不符合需求,运动场所不达标,导致学生彼此之间的碰撞机会增加,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
    其三,社会因素。家长对孩子安全关注度较高,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现意外伤害,将会增加与学校的矛盾,责怪学校监管不力。如果是特大意外伤害,家长可能会引导社会舆论干扰学校正常工作,带来更大的不良影响。


三、小学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融合途径
(一)融入游戏元素提升学生对安全认知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积极与安全教育融合,设计更具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同时,提升对安全的认知。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整合球类、体操、田径等体育活动,融入交通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安全出行,具备更强的活动能力。学生基本安全知识,认识交通安全标识,遇到紧急情况懂得拨打110、120急救电话,对于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应急演练,注重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养成团队合作意识。体育教师可以设计紧急疏散游戏活动,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按照既定路线安全有序撤离,不慌乱、不拥挤,促使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切实提升。如果遇到暴风雨、地震,为了安全逃生,选择常见材料和工具,群策群力,团队合作来安全转移。如果有偶发事件,可能有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学生之间要懂得相互救助,尽可能减少意外伤害扩大化。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宣传
    小学体育教育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开展体育教学同时,渗透安全教育理念,将二者有机整合呈现出来。消防安全常识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对于人员密集区域可能爆发火灾事故,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懂得应急处理,掌握相应技能,以及火灾逃生速度和要求。结合游戏,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突发情况下可以快速逃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还可以锻炼身体素质。
(三)调整小学体育教育内容深度融合安全教育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自主性、灵活性特点鲜明,结合国家相关要求,不仅有国家标准的教材,还有很多地方教材,以及校本教材。推动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师生安全常识,人员逃生、生命安全和自救等知识。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体育教育联系实际生活,相互渗透,契合学生实际情况挖掘更具生活气息的教育内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践行安全教育到实处,带领学生练习手势操,加深交通安全知识理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障碍跑、负重跑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此种方式,帮助学生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保护人身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设计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安全意识,懂得规避意外伤害,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彬芳,骈其仓.小学体育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9):62-63. DOI:10.3969/j.issn.1006-8902.2019.19.029.
[2]王克群,孟彩彩.浅谈小学体育课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7):161-162. DOI:10.3969/j.issn.1006-8902.2019.17.077.
[3]闫更帅.简析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4):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