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相应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对于建筑质量安全与功能性要求提升。建筑工程多应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既可以维护工程质量安全,也可以增加功能性。然而多层钢筋混凝框架在具体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必须进行优化设计与改造,准确计算建筑结构,推广应用混凝土构造措施,以此提升建筑设计效益。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优化设计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应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设计人员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必须合理应用框架结构,不仅可以提升空间灵活性,还可以满足个性化设计需求。钢筋混凝土属于房屋结构设计与建设的重要环节,会直接影响结构设计质量与使用安全性,因此必须做好优化设计工作。
1、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设计优势
对于现代建筑企业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属于常见结构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在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时,可以提升空间灵活性,且整体框架重量较轻,应用价值高。在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时,还需要结合地面建筑的具体布置,不仅可以发挥出结构的作用价值,还可以对其他设施起到辅助作用。通过长期实践经验可知,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可以合理安排建筑结构,全面确保结构应用的有效性。在设计框架结构的梁构件时,能够满足标准化与定型化要求。在具体项目施工中,可以将框架结构作为基础,合理规划装配结构。尤其是针对现浇混凝土框架来说,有助于提升框架应用合理性,同时确保框架结构的质量、强度与刚度满足建设要求。
2、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要点
2.1合理选择结构计算参数
由于结构设计会对建筑质量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在计算结构时必须立足于设计方案与设计简图,确保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保证多层建筑具备抗裂强度。
第一,梁刚度放大系数。在计算建筑结构时,需要应用软件模型。其中量输入模型呈现矩形截面状态,然而该模型没有彻底解决楼板梯形截面所致,高度增加问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比较大,还会使实际高度高于计算高度,计算所获取的地震剪力不足,从而导致建筑结构中出现较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结构的精准度,在计算时需要放大处理梁刚度,放大系数量为2.0,边梁为1.5,这样才能够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全面维护建筑,安全与可靠。
第二,结构抗震等级。在结构设计期间必须全面分析建筑物抗震等级,一般来说建筑抗震防设烈度为6-8°,在具体设计时可以提升一个度数,满足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比如地区建筑抗震房设防烈度为8度,则结构设计时必须将标准提升为9°,以此满足地区地震要求,全面维护建筑稳定性。
第三,设置地震加速度。在建筑设计期间必须考虑地震加速度,按照抗震设防烈度标准确定。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时,地震加速度值则为0.1g与0.15g。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时,地震加速度为0.2g和0.3g。在具体计算期间,必须按照不同地震区划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地震加速度值的精准度。当设计精度比较低时,将会对建筑物稳定性造成影响,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在发生地震灾害后,建筑物无法承受震级重力。
2.2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在建筑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属于重要组成,会对结构实际刚度造成影响,使计算刚度和实际计算不相符,计算周期明显高于实际周期,从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比较小,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计算建筑砌体填充墙时,必须根据填充墙材料与数量,合理设定周期折减系数。当气体填充墙比较少时,周期折减系数可以确定为0.9。在计算无边墙纯框架结构时,无需对周期设计进行折减处理,只要确保设计结构与实际施工相符即可。
2.3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第一,强剪弱弯剪力墙设计。为避免出现建立破坏问题,全面提升抗震墙变形能力,在设计长截面抗震墙时,必须合理应用每个方面,将弱连梁设置在洞口,这样可以将墙体划分为单肢墙、多肢墙、小开口墙,同时保证每段墙高宽比大于2。为了确保实际效果,必须准确计算剪力墙刚度,确保连梁形成塑性绞结构,不会出现脆性破坏,同时保证连梁满足强剪弱弯数据要求,通过连梁刚度折减可以降低抗弯能力。
第二,强柱弱梁节点设计。为了满足靠着设计要求,必须确保梁端塑性绞增强,柱端位于非弹性状态。对于两端截面抗弯能力来说,柱墩截面抗弯能力加强幅度会对强震柱的截面屈服塑性转动能力造成影响。在具体应用中,只要不出现层侧移现象,就不会压溃柱端。在验算时必须合理计算截面承载力,采用人为方式将柱端设计弯矩,同时按照强柱弱梁原则调整,以此增加柱配筋构造的强度,同时减弱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采用此种方式可以防止出现地震屈服阶段无法形成塑性绞现象。在优化设计期间确保节点构造,可以促进塑性绞向梁跨内移,以此形成强拉力。
2.4框架结构构造配筋
第一,框架边柱柱顶配筋。多层建筑主要采用框架结构,按照构造规范,确保横梁钢筋伸入到柱内。然而柱脚纵筋无法全部深入到梁内,只有确保设计与施工负荷,才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为了确保设计效果,设计人员必须深入施工向现场,避免出现不合理设计方式。框架结构建筑荷载对结构倾覆力矩、竖向构件中的轴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合理把控水平荷载,严格控制结构设计。框架顶层对于风荷载的要求比较高,屋面结构荷载会以重力方式传输到边柱轴向总力,从而加大柱顶偏心现象。
第二,框架外挑梁配筋。由于受到施工环境与施工功能要求,建筑工程在设计挑梁时,框架梁荷载与外挑梁荷载值不一致,尽管部分设计人员绘制图纸时,会将框架梁主筋逐渐延伸到外挑梁,尽管图纸绘制比较简单,但是在具体施工中无法将主筋深入到挑梁内。钢筋截断成型之后,整体进度比较缓慢。所以在计算柱内力与配筋时,当设计不规范时,就会导致水平荷载作用力无法到位,致使后期应用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优化配置框架梁柱箍筋。在建筑标准中规定了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标准,尤其是针对最小箍筋直径与最大箍筋间距做出准确要求。按照文件规定可知,建筑工程梁、柱箍筋加密区的间距最大为100m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最大为200mm。梁、转箍筋非加密区配箍验算时,可以忽略强剪弱弯要求,剪力设计值选取加密区终点位置外侧的组合剪力设计值,且无需乘以剪力增加系数。
3、实例分析
为了验证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效果,此次研究选取某地区建筑项目作为案例分析。建筑原层高为3层,局部为4层,总高度为18.5m,应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应用人工灌注桩。现对该项目实施设计改造,新增楼座,且均应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抗震设防烈度为6°,阻尼系数比为0.05。设计应用预制混凝土作为现浇混凝土、垫层、基础梁板。在混凝土结构中,设计人员确定构件混凝土保护厚度。在柱混凝土强度开展梁柱节点施工,在梁柱节点位置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梁板混凝土,同时注重混凝土振捣养护处理。在框架梁位置附加钢筋,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柱截面宽度1/4时,必须做好特殊处理,在梁端水平加腋处理,应用梁同高的加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多层框架房屋建筑中结构时,设计人员需要面临多种问题。因此在具体设计中,必须总结设计经验,结合现代理念,通过此种方式既可以确保设计有效性,还可以维护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晋元,刘朝阳,王永伟.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支撑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优化设计[J].结构工程师,2018,34(04):14-20.
[2]刘伯权,苏佶智,马煜东,等.多层多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52(08):24-39.
[3]张令心,柴光旭.考虑结构不确定性的多层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9,41(0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