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管线敷设工作中。众所周知,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需要铺设大量的管线,以此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了实现对城市管线的信息化管理,便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同时设立相应的部门,以便于对地下管线进行实时查询与测绘。不过,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地下管线建设中,虽然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过在地下管线的管理、质量控制以及管线测量等方面却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对我国地下管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相应的地下管线测量方法,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提高地下管线测量精确性,使地下管线的建设质量得到可靠保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地下管线测量的方法和质量控制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管线;测量的方法;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由于城市地下管线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从事地下管线施工测量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应综合考虑可能影响测量工作质量的相关因素,积极采用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法,促进勘察工作的实施,从而提高勘察质量和精度,最终有助于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
1、地下管线测量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地下管线敷设规模也不断扩大,通过地下管线敷设,能够有效满足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其在城市市政功能发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同样也是现代化城市得以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地下管线来说,其有着很多种类,例如电缆、热力管道、供排水管、燃气管道等。这些管道在地下的分布走向十分复杂,并对城市规划建设有着很大影响,一旦地下管线的分布信息没有被精确掌握,势必会对城市建设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如果是在没有探明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下,未对其埋设信息有所掌握,便非常容易引发施工事故,同时也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更加高效的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确保地下管线建设质量。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通过对地下管线进行更加经济、更加先进的普查,并结合城市规划要求,以确保对地下管线数据进行科学精确的掌握。同时,还要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对现有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实施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以此确保地下管线的功能完整,使民众生活工作需要得到切实满足。
2、地下管线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2.1管道潜望镜测量方法
测量地下管道时,可将管道潜望镜置于检查井内,对直线管道进行测量和拍照。首先,要保证镜头中心与管道垂直位置处于同一状态,拍摄持续时间需要大于10s;其次,在测量拍摄井内壁时,要保持广角覆盖,镜头匀速移动,特别是对管道内壁缺陷进行拍照时,必须保证判读、测量和记录数据的准确性。
2.2SONAR测量方法
利用声纳测量方法对地下管线进行测量时,需要有效地定位和检测管线中其他相关设施的具体位置,以促进其在管线满水时水位较高位置测量中的应用。经过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声纳探测时,必须保证管道内水深超过300毫米,同时可以配合上述第二种方法使用,最终提高测量工作水平。
2.3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作业主要采用探地雷达、管线探测仪等
地下管线检测主要用于埋深小于4米的管线测量,主要用于天然气、水、通信等管线的测量。该方法要求地下管道满足以下要求:地下管道为金属时,可用电磁感应法直接测量露点;管道接头为高电阻金属管道时,可采用夹持法或高频电磁感应法;对于地下燃气管道,可采用夹持法或电磁感应法;如果地下管道是电力和通信管道,由于此类管道的直径较小,且存在电磁波,可采用夹持法和电磁感应综合法,然后利用等效差分值对得到的值进行修正;非金属管道的检测需要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条件、管道直径和管道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对于地面线路平面位置的确定,当周围环境不会干扰地下管线的检测时,或检测到的管线有明显的电磁现象时。用最大值法确定管道位置是必要的。为了避免较大的系统误差,可以将信号接收装置旋转到一定的角度,通过多次检测操作得到数据,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平均值。
当电磁干扰较大时,应先确定影响因素的原因,再校正平面位置;对于地下管线埋深的检测,应先确定之后的管线位置,采用直读法或衰减法求出具体埋深。
3、地下管线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3.1地下管线资料更新不及时
一些城市的地下管线测量资料,还是多年前的陈旧资料,没有定期复测更新管线测量数据,给城市规划建设增加了很多困难,影响着城市建设速度和发展规模。
3.2城市地下管线设计、敷设和测量等方面的协调力度不够
在地下管线的设计和敷设中,部分管线管理部门未将废弃管线资料上报管理部门,致使原有的地下管线资料无法使用。地下管线敷设仅按施工图进行。管道敷设未经竣工复测完成时,测绘管理部门获取的测绘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
3.3初期地下管线设计不合理
由于施工方对管道设计不重视,施工方对新管道对既有管道的影响,甚至施工期间管道随意埋设的情况,造成目前施工期地下管线系统混乱,管线随意埋设的情况,造成地下管线系统混乱,管理困难,给城市未来发展带来很大障碍。
4、地下管线测量方法与质量控制
4.1制定测量质量规划
地下管线测量的质量控制应针对具体的信息系统产品。勘察项目确定后,应明确相应的标准和工作安排。有关测量的质量控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然后,针对关键环节,编制设计、开发、测试、应用、维护等方面的质量保证计划。整个地下管线测量的质量需要通过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来完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采用相应的方案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以减少返工和质量问题,最终确保地下管线测量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
4.2控制设备质量
对地下管线进行测量时,应事先进行技术方法试验和设备检查,以确定选用的方法能满足测量要求,所用设备能满足精度和工作标准。对于测量设备的质量控制,不仅要考虑测量仪器的选择,而且要保持仪器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要快速定位,定深操作,测量精度应满足系统检测要求,能有效区分地下管线,输出功率、磁矩等参数可调,满足测量距离的要求,性能轻便稳定,操作方便,重复使用清晰显示,可应用于地下管线检测。
4.3竣工地下管线测量
对于已完工的地下管线,由于已被土壤埋置,应首先获得地下管线的类型、直径或断面等信息,以便详细、准确地规范地下管线的特征点,并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现场测量。为了确定管道的类型,如果是金属管道,可以使用金属探测器,这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影响竣工管道测量质量的因素很多,需要处理。为提高地下管线的测量质量,市政建设管理部门要做好与管线所属单位的监督和沟通,确保测量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要保证地下管线设计的合理性,加强对地下管线设计图纸的审查,避免与其他类型管线的干扰。分析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地下管道工程,要配合工程施工,及时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地下管道施工完成后,要做好竣工复测工作,检查管道施工质量和测量数据是否正确。
结束语
地下管线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地位非常特殊,地下管线测量工作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各方应当加以重视。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提升,在地下管线测量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实际需求,选择科学测量方法、设备,保证现场测量质量,为城市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周佑.地下管线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255-257.
[2]邹兵.智慧城市中地下管线的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8):101-102+105.
[3]郝显生,白银彦.地下管线的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82.
[4]赵志杰.地下管线的测量方法和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271-272.
[5]陆洲.地下管线的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