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唐晓玲
[导读] 以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平台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摘要:以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平台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契合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还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双重特点。以核心素养作为导向,教师应该重视寻找核心素养与英语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并对核心素养不同维度的内涵以及教育意义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开展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前言:在小学阶段,英语在课程体系当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这就使得越来越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与新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教育内涵体现在四个维度,具体而言,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深入解读核心素养理念,并能通过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的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运用教学内容创设语言锻炼情境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基础模块,也是学生在课程中深入学习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从教育内涵的角度来看,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由于小学英语课程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语言锻炼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当中,感受学习英语知识的乐趣。例如,教师讲解到“How can I get there?”这个单元时,可以寻找英语课程与实际生活的契合点创设情境——Asking for directions,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简易的地图,在上面标注出一些地点,比如,School、library、factory、bank、 bus station,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路人,针对于“问路”这个话题,运用本单元涉及的英语知识展开对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会出现怎样的对话内容,并尝试将其转化成自己掌握的英语表达出来。在这样的情境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情境活动,尝试写一篇简短的英语日记,记录“问路”这个经历。
二、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思维品质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中逐渐形成开放性、发散性以及创新性思维。基于核心素养理念,遵循生本理念,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当中[1]。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思维互相启发的空间,从而逐渐形成核心素养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例如,教师讲解到“My?favourite?season”这个单元时,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为学生讲解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比如,生词、短语以及简单的语法,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即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eason and say 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不同学生在组内进行发言与讨论的过程是其得到思维碰撞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得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教师给予每个小组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学习,学习完毕,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点拨与补充。
三、融入跨文化元素拓展教学范围
        以培养学生形成文化意识作为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更多跨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拓展获取英语知识的范围。文化意识素养要求学生能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汉语与英语作为两大语言体系,其分别承载着不同的文化[2]。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英语知识,进行文化方面的对比,从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化意识。例如,教师讲解到“When?is?Easter?”这个单元时,可以分别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几个中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比如,我国的国庆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西方国家的Christmas、Halloween、Easter等,为学生分别介绍不同节日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收集文化知识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从书籍或者互联网当中查找一些关于节日与文化的资料,在自主学习中能真正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意识。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从而使其能接触到更加丰富的英语知识。
四、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针对于思维层面的学习工具,能够在相对零散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使其形成知识网络。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学习能力非常重要。针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将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应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3]。例如,教师讲解到“Ways?to?go?to?school”这个单元时,可以为学生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将“Ways?to?go?to?school”作为中心模块,让学生尝试对其向外延伸,自主绘制二级模块,比如,by bus、by subway、on foot、by taxi……学生在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使其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展开讨论,并互相分享思维导图,汲取他人的优点,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
结论: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教育指导,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应该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化的教学活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运用教学内容创设语言锻炼情境;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融入跨文化元素拓展教学范围;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探析,希望能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小谦.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小学英语活力课堂[J].黑河教育,2020(03):71-72.
[2]黄丽红.把准起点 探寻支点 走向高点——小学英语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策略例谈[J].英语教师,2020,20(03):66-68.
[3]戴媛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素养教学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8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