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承载能力”是单侧支模体系最关键,三角架钢支撑与侧模固结组合一体,通过与底板预埋件连接受力,基础结构筏板浇筑前预埋地脚螺栓,无需考虑支撑架临时固定的稳定安全性,后期拆除方便,拆卸螺帽后即可整体将型钢三角支撑拆除,能二次周转使用,立柱与斜撑节点连接采用抱箍式螺栓连接。改进车库东侧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方法,混凝土成型实测实量质量合格率达到要求90%。
关键词:单侧支模;三角支撑;实测实量
1、引言
本工程为地下一层,基坑开挖深度为5m,场地地下水位较高,东侧邻近4~5层的居民房(砖混结构,浅基础)距地下室外墙边线较近(2~5m);东侧邻近兴盛路人行道埋设的市政管网、电缆等距地下室外墙边线最近处为6.7m。
为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基坑开挖时降水导致周边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引起周边地面及建筑物沉降,基坑采用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基坑支护设计形式,为尽可能减少基坑支护桩基施工对东侧建筑物、市政管线,基坑围护桩采取贴近地下室外墙边线施工,通过对具体项目的施工分析,从方案设计、施工要点、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应用经验,并提出了外墙单侧支模的简捷施工新方法。[1]
2、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支模方法的重要性剖析
2.1传统方法弊端
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通常会遇到施工面狭小、质量通病较多等问题,导致外墙外模无施工作业空间,传统的单侧支模工艺是采用钢管搭设排架作为模板的支撑体系,该工艺使用钢管数量大,搭设周期长,一次支模高度较低,且易出现模板上浮、胀模、混凝土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差等缺陷,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遇到洞口,排架横向支撑无处生根时。[2]
2.2提出解决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2.2.1提出方案
通过对具体项目的施工分析,从方案设计、施工要点、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应用经验,拟采用以下三种方案:
项
2.2.2方案的分析与评估
针对以上三种方案,从可实施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工效等方
面的要求,我们对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png)
2.楼板与侧墙可同时浇筑,减少施工缝 斜撑钢管轴压力较大,间距过密,且稳定性差,易胀模、爆模,质量难
2.2.3确定最佳方案
方案三成本高、但承载能力好,质量与安全有保障,具有重要优势。[3]但加工配置周期长、成本高、地下室外墙与顶板须有止水措施才能一次施工,解决上述问题,该种方案即为最佳方案。
2.3 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支模方法改进后的效果
2.3.1目标值检查
通过对策实施,经公司工程管理部现场实测实量检查,混凝土成型质量实测实量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合格率达到了95%,且提高了支模体系安全稳定性。
2.3.2社会和经济效益
(1)东侧地下车库施工段比计划工期提前完成了20天,获得了建设单位的赞许。
(2)解决了传统双面支模做法不具备条件的单侧支模技术,提高加固体系的可靠性,混凝土成型效果好、尺寸准确、观感好,可广泛用于操作空间狭窄的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支模。
(3)实现了标准定型化,定型化程度达到了100%,同时最大限度节约材料成本,提高周转利用率,节约钢管租赁、吊装机械、劳动力成本约5万元。
3、结束语
本工程通过对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支模方法改进,有效的解决了单侧支模施工难题,便于日后在城市繁华地段施工推广,促进了项目在施工中满足现行施工安全和质量规范要求的同时进行创新技术、为日后的施工积累宝贵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宪军. 浅析单支模体系在地下室外墙施工中的运用.福建建材,2018.12
[2] 王军. 钢管扣件桁架式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名城绘,2019.9
[3]秦贤光. 地下室3.2m高低差基础单侧模板施工优化技术.建筑技术,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