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季卫珍
[导读]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能力及核心素养,成为当代教师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
        摘要:当前,随着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推进,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能力及核心素养,成为当代教师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上,然而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这一教学重点必然需要得到相对应的迁移。换句话说,除了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还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强化导入的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进步最好的老师。在一堂英语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导入,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体教学活动的稳定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对于一名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来说,提升自身的教学导入能力,是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要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唱歌都是其比较喜欢的一些活动方式。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导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准备工作。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At the zoo》这一单元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What's in the zoo?”这一小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开始拍手。打头的教师可以讲出一个问题,比如“What's in the zoo?”,之后的学生需要尽可能的应用英语回答出动物园中所存在的物品、动物或人。比如围栏、管理员、elephant、horse等等。当有学生卡住,或者所给出的答案并不在动物园这一范围中时,就需要受到惩罚,比如唱一首歌曲或者讲一个小故事。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正式导入教学内容。在这一游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反应能力均能够得到有效加强,自身的核心素养基础也能够得以夯实[1]。
        其次,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简单的英语儿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例如,在讲解《Happy Birthday!》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提前进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同名歌曲。在教学氛围营造好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When is your birthday? Whose birthday do you know?”等等,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强化过程的情境性
        综合来说,小学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在学习语言时,情境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其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形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注重合理地进行情境创设,通过不同的情境,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以及交流思维,有效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性的教学情境。正所谓,知识来源于生活。当前,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语言。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学会应用英语是他们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地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借此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在每天课前,教师都可以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询问学生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例如“What do you like to do at home? Do you spend the weekend doing activities with your parents?”等等,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其次,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性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讲故事一直都是比较容易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一件事。在英语教学时间充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的借助网络技术播放一些简单的英语小动画,或者也可以为学生将一些英语小故事。比如Snow White、Martha and the Bear、Tom and Jerry等等。在故事讲解完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对故事进行尝试性的复述,借此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听力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强化练习的多元性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复习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2]。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加深记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找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升学习效率。
        由于小学生能力较差,注意力相对较为薄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划分出5-10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以及复习练习活动,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稳定形成。
        例如,当教师完成知识讲解后,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本课中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大纲规划。然后,学生可以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对其中空白的内容进行回忆,针对于自己不记得或者存在模糊问题的信息,学生可以圈画出来,统一查找,借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复习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将教学中所涉及到的资源压缩成完整的压缩包,然后将其上传到班级群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复习,拓展学习空间,完善核心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导向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均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一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观念就成为教师必须要加以关注的一项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以及练习设计等因素进行逐一调整,加强教学的趣味性、情境性以及多元性,借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玲玲.立足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77.
2. 周慧玲.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