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观是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是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知识。其内容共三目,包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和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三个问题。本框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人生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教材明确的指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并认同这一观点,必须从当前学生们思想实际出发,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感召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但由于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阅历比较浅,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对其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我国现阶段,全社会正在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社会生活中涌现出了大批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特点的先进模范人物,特别是202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人和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感人的素材。恰当的将这些典型事例素材引入课堂,能很好的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知识。
三.设计理念
进入新时代,思政课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真谛,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和行动自觉。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通过创设合适的议题,指导学生针对议题进行素材的搜集分析,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和评价,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理性思考,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四.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在战疫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对个人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进行学习,能使学生汲取英雄的精神,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做合格的践行者和接班人。
(2)科学精神
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认识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法治意识
通过对当代白衣英雄价值实现的学习,通过对战疫时期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不当行为的驳斥,使学生明确需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发挥主观能动性,需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道德底线,不逾越法律的红线,做社会主义法治的捍卫者。
(4)公共参与
学生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劳动是光荣的、美好的观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堂小组讨论活动法、情感代入体验法
手段: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1、自学预习本课教材相关内容。2、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搜集素材,合作探究,完成提前布置的课堂展示任务。
【导入新课】 播放《人民日报》公众号的短视频《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设问:用简短的两句话说说你的感悟。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这段视频表现手段丰富,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迅速将学生引入本课教学的主题情境。
【教师总结】从这次疫情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课前,同学们已经分小组搜集和整理了相关素材,下面就把课堂交给大家,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平凡却伟大的“逆行者”--医务工作者。
课堂活动一:第一小组展示---讲述“逆行者”的故事
1、医届天团“逆行出征”的图片
2、日常艰辛劳动的图片:“他们睡着了”、“脸”、“就这样摔倒”
3、拼命与疫魔竞速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的事迹
4、这是“最好的奖状”图片
【探究讨论一】他们在工作中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归纳人生价值的创造方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他直面死神,救助患者,他们用艰辛的劳动和奉献,赢得了武汉人民的心,获得幸福感成就感,创造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根本途径。
课堂活动二:第二小组展示
1、讲述抗疫牺牲的九零后--彭银华的故事《一封永远无法寄出的婚礼请柬》
从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到隔离病区组建,作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呼吸内科医生,彭银华深知“有场硬仗要打”。他推迟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动请缨上一线,他办公桌的抽屉里还留着没来得及发下去的婚礼请柬。坚守在隔离病区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白班加夜班”轮班倒工作强度很大,虽然陆续有更多医生加入进来压力得到缓解,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彭银华再次选择坚守。
大年三十同事们心疼他让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过门的妻子他却说:“让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轻,我先顶上!”
如今他办公桌抽屉里的结婚请柬,还没来得及发出去,推迟的婚礼也永远无法举行了,29岁的彭银华还那么年轻,但在紧急时刻这个小伙子的作为值得所有人敬重。
2、展示:关心爱护抗疫医务工作者的国家政策(图片)
【探究讨论二】(1)彭医生的牺牲为了谁?又伤害了谁?
(2)为什么要为医护人员提供“特殊照顾”?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环境是什么关系?脱离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你还能创造价值吗?
(3)隐瞒行程和病情而受到法律惩处的河南郭某鹏的材料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归纳人生价值的实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什么?物质条件、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白衣战士,向死而生,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有人选择无畏风浪。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可是又伤害了深深爱着他们的每一个人。他们在面对生与死,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利益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为国家人民献出了生命。可是,目前也有些人隐瞒行程、对抗管控,破坏抗疫大局,败坏道德和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所以,在抗疫情期间,我们要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服从管理,诚实守信,遵守法律,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课堂活动三:第三小组展示
1、钟南山院士“战疫”60天的工作行程
2、南山爷爷给中小学生的回信(截图)
【探究讨论三】
1、84岁的老人,为什么能做到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如铁人般拼命?
2、如何理解南山爷爷信中的“用知识缝制铠甲”?你将来又如何“披甲上阵”?
---归纳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钟南山爷爷的回信》,从钟南山爷爷的身上我们感悟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主观因素。
第四小组:准备配乐诗朗诵,礼赞最美白衣天使
【总结升华】面对英雄,我们有太多深情话想对他们说,下面请听诗朗诵。
【学生活动】配乐诗朗诵:《因为有你》(节选自网络)
在千钧一发的生命线,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
我们看到了最美逆行的背影,看到了坚定执着的双眼
是的,你们站出来了,响当当,齐崭崭 如磐石,像泰山
毅然决然的坚守,驰援千里的会战,用力量把力量传递,用生命把生命点燃
你们用青春和热血,构筑起铜墙铁壁;你们是万里长城,坚固的城砖
为了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呼吸,为了一声声亲密无间的交谈
你们把日月揽在胸怀,你们把期盼抗在双肩
你们用最博大的爱筑起了人心中最安全的防线
也许我们无法把你们的姓名一一呼喊,也无法把你们的年龄一一计算
但我们知道你们本和我们一样普通而平凡
当危险和使命到来时,你们毫不犹豫地升起了,注定在巨浪中颠簸的风帆
你们无一例外地,屹立在与疫情拼杀的第一道壕堑
在这条逆行的路上,你们从来都没有回头
但你们听见了吗,身后有爱人和孩子的声声呼唤,更有祖国与人民的衷心期盼
穿上隔离服,你们拥有世界上最挺拔的身板
戴上防护镜,我们看见了人世间最美丽的容颜
因为有你,我们有着夺取最终胜利的信念!
【教师总结】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中国的脊梁,不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在国家陷入危难时拼命撑起来的么。白衣天使,不惧生死,逆行出征,幸得有他们无私,今日的湖北焕发了该有的生气和模样,幸得有他们奉献,今日的中华山河无恙!同学们,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奉献。奉献是一盆木炭,在冬夜里给人以温暧;奉献是一缕清风,将整个春天送来,奉献是一首赞歌,传唱出美丽的人生,努力去做一个会奉献的人吧!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以上四个小组的生生合作展示和共同体验探究,可以使学生在分享合作中引发情感共鸣,拓展思维空间,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便于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自动生成。同时,教师适时恰当的点评总结,激励性语言的情感调动,很好的引领知识的衔接和课堂的节奏,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九.作业布置
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请你就如何学习致敬英雄提出自己的建议。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符合高考改革的方向,同时又注重对本课合作探究素材在实际教学中的继续延申运用,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弘扬英模精神的教育,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对人生价值创造与实现问题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提纲】
十、教学反思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1、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精心选材并恰当设问激趣,突出了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2、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建构知识,提升素养。
3、当然还需要做好预设,在课堂评价,知识衔接以及时间掌控等方面做恰当处理,争取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能力与素养双丰收。
作者简介:
李聪 女(1977-) 河北冀州中学 学位:学士学位 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