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仓法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永海
[导读] 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解决超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初期由于收缩应力不均引发的裂缝问题,
         摘 要: 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解决超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初期由于收缩应力不均引发的裂缝问题,并通过智能温度传感器监测,分析地下室超大体积混凝土板面、中、下三部分温度数据可知:混凝土板三个部分的温度均在浇筑后的18 d内,中心温度起伏较大,并在5-6 d内达到最大值,此时混凝土内部温度释放应力居于平稳,结果表明:跳仓法施工技术能够控制并可解决在施工阶段超大体积混凝土板裂缝的产生以及地下室防水问题。
         关键词: 跳仓法施工技术;超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水
        
         超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难以控制裂缝产生一直是施工阶段建筑领域重视的问题之一。其成因为内外温差大产生收缩应力不均所致:在混凝土初期浇筑完成后,因混凝土底板面积较大,内部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并难以散出,而外部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当,混凝土内外高温差导致裂缝产生[1]。同时,裂缝产生会对板结构稳定、地下室防水问题带来不同程度危害[2-3]。
         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裂缝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跳仓法施工技术[4-5]和后浇带法[6]等。王铁梦等[7]对工程结构裂缝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工程实践,验证出“跳仓法”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唐强达等[8]则在上海中心大厦基坑施工阶段保留后浇带施工缝,对后浇带施工缝进行二次浇筑,以此来达到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    后浇带法存在问题
         1)本工程结构超长、地下面积大、后浇带数量多,整个地下室2层底板及围墙后浇带需要至少60d-90d才可封闭,又因混凝土后期收缩应力过大,易留有两条施工缝,不利于抗渗。同时后浇带设置数量多,根据工期计算,筏板后浇带留置时间为4个月,雨季施工前地下部分后浇带无法完成浇筑。在封闭前后,新注入裂缝的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无法保证,致使墙体会出现开裂、漏水等情况,如图1所示,蓄水养护部位(如外墙)易开裂,难以控制钢筋锈蚀,同时直接影响其他施工工序,导致工期耽搁。
         2)本工程初步设计采用后浇带法施工工艺,因各块混凝土体积仍较大(最大为4829.07 m3,最小为1373.38 m3),致使混凝土块体水化热较高,大量温度应力释放造成与外界温度形成温差大现象而易导致筏板内部出现裂缝,如图2所示,致使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存在隐患[9],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图1 地下室墙体开裂及钢筋锈蚀情况
Fig.1 underground-wall crash and steel bar corrosion

2.    跳仓法优势
         1)本工程B区C区筏板基础属于超长、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单层建筑面积约26500㎡,有足够的流水段。采用跳仓法施工,即筏板结构按施工缝分段,隔段跳仓浇筑,经过不少于7d时间再填浇成整体[9]。用此方案施工即可大量消减施工期间的温度伸缩应力,有效控制了有害裂缝的产生。同时各个仓块相对独立,有利于分别组织跳仓施工,进行流水作业,缩短工期。
         2)由于地下施工中空气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在地下回填土回填后,正常使用阶段时温湿度变化较小。施工阶段中发生的温度应力远大于混凝土材料的抗拉能力[10],完全靠抗的方式难以抗住,故采取“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的办法[11]。充分体现了地下工程环境条件最适于跳仓法施工。
         3)用跳仓法施工,取消后浇带,既可减少后期后浇带剔凿、垃圾清理、后浇带支撑等大量工作[12-14],也可减少抗裂外加剂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4)提前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为后续工程的提前插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节约工期。
         综上所述,为能够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板裂缝,加快施工工期,杜绝后浇带处漏水隐患,保障施工进度与安全,经对比决定本工程筏板施工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
        
3.    施工缝控制
         后浇带部位钢筋不截断,采用贯通留筋构造做法,且施工缝处仍按原设计照常设置400mm*4mm止水钢板,取消超前止水构造做法,并在施工缝底部做1m宽防水加强层。

                           图2.施工缝构造示意图
                  Fig.2 Construction joint side
                 
4.    结论
         因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很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裂缝,故在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和数据分析方面应更加注重。跳仓法的应用使某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得到控制,提高了施工阶段的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同时跳仓流水施工法缩短施工工期,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陈桂林,姜玮,刘文超,曹万林.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研究及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2016,25(03):159-165.
[2] 范重, 曹爽, 刘涛. 地下室防水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 建筑结构, 2016,46(6):1-11.
[3] 张廷会, 伍坪, 杨德全. 某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6, 45(3):73-75.
[4]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J]. 施工技术, 2000, 29(5):5-9.
[5] Chao L C, Skibniewski M J. Fuzzy Logic for Evaluating Alternative Con structi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2013, 124(4):297-304.
[6] 陈肇元, 崔京浩, 朱金铨,等. 钢筋混凝土裂缝机理与控制措施[J]. 工程力学, 2006, 23(s1):86-107.
[7] 危鼎,王铁梦,王桂玲,张晓勇,沈健,谢高华. 施工期混凝土楼板实发变形测量与分析[J]. 施工技术,2017,46(19):10-12.
[8] 唐强达, 吴弢. 上海中心大厦深基坑顺逆结合后浇带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6, 45(3):119-122.
[9] 张凌怡, 刘卫东, 钱海波,等.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J]. 施工技术,2016, 45(18):74-76.
[10] 熊小刚, 王铁梦. 深圳市民广场地下停车库大面积钢筋混凝土施工[J]. 施工技术, 2004, 33(4):17-18.
[11] 岳新兴,邓翀,赵志刚,胡勇. 东非热带季风区铁路桥梁墩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J]. 施工技术,2016,45(S2):323-325.
[12] 张贵洪, 韩少龙, 刘岩. 大体积混凝土取消后浇带裂缝控制技术[J]. 施工技术, 2007, 36(2):80-84.
[13] 王静梅,刘文秀. 超长混凝土结构取消沉降后浇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施工技术,2015,44(03):31-33+106.
[14] 李帼昌,赵昱,孙艳丽. 两种新型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性能的对比[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6):1005-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