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老朋友。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还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是一代文豪,著名书法家、创新画家,还是一名美食家……听了这么多评价的语言,大家猜猜他是谁?(生答:苏轼)
师: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池莉曾经对记者坦言:“这辈子要么不嫁人,嫁人就一定要嫁给苏东坡。”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能获得女作家如此青睐?今天我们就通过《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散文走近苏轼,了解苏轼其人。(板书课题)
二、读内容
1、师:请大家试读课文,注意字音及朗读节奏。
2、两名同学分别试读,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3、师:为了更准确的理解一篇古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先做怎样的准备呢? 生:翻译成现代文。
师: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说说老师出示的PPT中红色的字该如何翻译。你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请同学们采用抢答的方式完成。
生1:“念”翻译成“考虑,想到”。
生2:“至”是“到”的意思,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学过,“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师:他说的非常好,学习古文就要融会贯通。
生3:“但”我们也学过,《木兰诗》一课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燕山胡骑鸣啾啾”,应该解释为“只、只是”的意思。
生4:“闲人”是指清闲的人。……
4、师:同学们尝试难度大一点儿的,翻译整句话的意思。我们请几名同学作为代表来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略)
5、师:本文叙事性很强。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写的生活片段。
生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月下散步。
生2:苏轼张怀民承天寺夜游。
三、品欣喜
1、师:你在文中感受到作者夜游时怎样的心情?生:高兴、欣喜。
师: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情感的句子?
生: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句,欣然是高兴的意思。
2、师: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到:“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作品的一大特点。”能让别人快乐的人心中一定有快乐。那么,让我们从文章词句中感受一下苏轼的快乐。请同学们品读下列句子中蓝色的字,并作出批注。
师:老师先给大家做个范例,我在“欣然起行”一句中发现了苏东坡因月色照进屋内而即刻产生的喜悦情绪,以及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起”和 “行”两个动词说明他内心涌起的那份快乐是多么真诚而强烈。
生1:我在“遂至”一词中读到了苏轼的快乐,这个词是“于是到”的意思,我感觉到作者当时的兴致勃勃,心中的这份快乐都难以压制,必须要表达了。而且月色常有,但又有谁能和你共赏呢?苏轼有可以共享月色的好朋友,这就是乐上加乐。
师:追问: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
生2:课下注释提到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生3:我觉作者和好友不仅是经历相同,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是知己。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亦”说明张怀民也喜爱这月色,也想与苏轼共享美景,就是心有灵犀。
师:这句话中的“相与”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
生4:两个人肩并着肩或者是手挽着手一起在美好的月光下散步,还高兴的聊着天,比如说聊聊诗歌文章什么的。
生5:我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一句中读到了作者的快乐。月光在苏轼的笔下那样美好,带给人梦幻般的感觉。我觉得这美景就是苏轼心情愉悦的体现。
师:那我注意到下文有个“盖”字,一般情况下,做句首发语词表示得出结论,在这句中能不能换成“是”?
生5:不能,盖表示作者本来不知道这是月色,后来才发现藻荇只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这是完全陶醉在美妙的月色中了。“是”就没有惊喜的感觉。
师:陶醉这个词用的好,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特定感受。这篇仅有85字的小短文,竟然蕴含了这么多的欣喜:月色不请自来、朋友心有灵犀、月下相伴漫步,美景令人沉醉……这世间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
下面请大家静静的欣赏课文的朗读音频,试着感受美妙的月光,试着体会作者的欣喜。
四、悟豁达
师:面对如此澄澈空灵的月色,苏轼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感慨?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生:美丽的风景时时处处与我们相伴,只是缺少像我和怀民这样的闲人来欣赏,真是可惜啊!
师:“闲人”一词仅指时间、事务的清闲吗?生:悠闲。
要想理解文章的深意不仅要读文本,还要读文本之后的故事。你知道苏轼写作这篇短文时的背景吗?请同学们交流你找到的相关资料。(学生交流略)
师:请同学速读老师出示的两段文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备案: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被捕入狱,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不准擅离该地,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是名符其实的闲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面对这种处境苏轼真想说“我太难了”!
被贬黄州时期,苏轼的词作达到最成熟的黄金时段,无论在数量和艺术水平上都达到了顶峰。有学者统计,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作词达107首。占他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还多。最具代表性的词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1:被贬黄州时苏轼处境艰难。
生2: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段。
师:苏轼将人生的低谷活成了巅峰!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什么样的人才有如此境界?
生1:坚强、乐观。
生2:豁达,不计得失
师:苏轼能够直面逆境、积极乐观。这就是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是“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出这份豁达。
五、小结
苏轼就是一颗穿越千年的有趣灵魂,他的完美的人格,是我们人生最好的导师。现在我们知道池莉为什么要嫁给他了!(学生大笑)
人生一定会有风风雨雨,学习了苏轼的散文,同学们一定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刘墉《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中的一句话,“早知无计留春驻,笑拈残红葬落花”。这是我非常最喜欢的句子,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笑对人生。
六、布置作业
必做:背诵本课。
选做:1、背诵《定风波》。2、积累描写月色的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