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教师校本研修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张杰
[导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影响当代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影响当代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是指在以信息技术为前提下,构建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环境。本文基于此观点,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提出具体策略,并促进初中教师校本研修的网络化、高效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师;校本研修;策略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及,有助于教育信息化的促进和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及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改革、教育的推进积累经验。在传统的校本研修过程当中,教师只是通过实践知识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教学当中积累感悟,从而达到进步。而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校本研修,作为常规校本研修的延伸,更加开放化、动态化,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实践当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形成知识结构,并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下文从教师成长、培训信息化、培训质量三个层次探讨信息技术在校本研修中的融合策略。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信息技术下的校本研修是教师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目的,通过搭建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师研修活动来实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应关注课堂教学而教,而校本研修就是围绕课堂来展开的,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
(一)促进教师教学设计革新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发到校本研修的平台上,让其他教师通过这一教学构思展开讨论。这种校本研修可以让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广阔化。首先,搭建研修平台,提供资源共享;可以吸纳整合大家的意见,促进教学设计调整,以完善个人教学计划,呈现优质课堂。其次,合作互助机制的设立,营造共同进步的氛围,会让呈现教学设计与观看教学设计的老师共同成长,其他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校本研修平台呈现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使之成为自己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指导教学活动。
(二)使教学课堂有效化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使教师更加清晰地观察课堂。首先,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收集技术,收集课堂教学信息,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化,信息技术可以将观察的结果、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快速地提供指导。其次,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实录进行处理,课堂信息的有效整合是促进课堂更优化的途径。例如,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切分分析,把不同主题的课堂录像进行对比分析,以实现对教学课堂的评价,促进教学课堂的更优化。
(三)让教学反思更优化
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有效素材,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反思,可以跨科目、区域,为教师的反思设置了更加轻松、宽松、愉悦的环境。教师在教学后借助视频或其他教师的评价,来获得教学课堂的真实情况,这样能促进教学反思的针对性。另外,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反思也更具有公开性,教师需要把自己的反思呈现在公开化的条件下,这样会增加教师责任感和成就感。例如,教师将自己书写的教学反思呈现在课堂教学的后面,可以让其他教师在以此作为资源或者是对策,从而其在下次教学时更优化。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一种手段,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一些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疏漏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促进校本培训信息化
(一)为校本培训提供支持
首先,信息技术为教师书写培训反思提供了平台。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师研修平台培训反思,可以让教师在记录过程当中不受限制,为教师的记录提供了方便,通过网上记录的反思更便于修改。教师依托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培训笔记。网络使教师的培训反思公开化,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自身的反思带来启发,通过评选优秀培训反思的方式,鼓励其他老师坚持和公开化自己的反思。其次,信息技术还为教师的协作学习提供了支持,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开展学习小组,信息技术下的协作和学习降低了共享成本,提高了信息共享,提升了共享质量。
(二)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支持
基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可以让教师以校本研修平台为基准,为教师收集、分类、提取、利用知识提供了支持,可以促进教师知识的生成编码和共享,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过程做全方位跟踪和记录,为各位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提供了支持,这样有利于教师知识的积累,促进教师知识的沉淀,让教师学会知识管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信息技术提升校本研修质量
(一)呈现更优化的资源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研修,可以使教师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学习。例如,教师在研讨过程当中要确定研修主题时,以课题组的方式,选择知识点进行阶段性的设计,而信息技术校本研修平台就为教师撰写设计图提供了支持。给教师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可以基于教学问题整合网络资源,并且让教师把整合的资源上传在网上,促进共享。其次,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课堂辅助方式,例如,录像、拍摄,在拍摄完毕之后,教师可借助现在国际上课堂录像分析的方法进行整合,选择更优的方法来进行课堂分析,这些先进的方法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量化。
(二)搭建了交流互助的平台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研修,以搭建资源共享渠道,为教师提供更多知识,能够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过程。这种学习研修为教师搭建的平台,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学习。教师之间的听课研讨活动,能够让教师通过最佳的渠道获取自己的盲点知识;教师在开展课题研修过程当中,根据不同老师的教学实践和课堂录像的片段,通过网络教师的讨论以及其他教师的参与,呈现出更加高效有用的课题研修;信息技术的校本研修,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知识库,让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边学习边交流,不同的教师之间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结束语: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让教师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游览研修案例,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并且通过学习获得教学知识,能够让教师在研修平台中展现自己的意见和反思供其他老师使用,这是一个更加互助、互动的平台,从而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毓. 开展校本研修的策略方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9):116-117.
[2]李志.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与方法[J]. 小学数学教育,2019(19):16-18.
[3]徐莹.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的有效策略研修[D].沈阳师范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