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重于泰山 ——也说防空防灾应急演练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张海衍
[导读] 每学期学校会举行 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
        每学期学校会举行 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负责政教校长侧给全体年级主任、班主任讲解本次应急疏散演练的目的意义、组织分工、疏散路线等等,加上以往的演练的组织经验,大家驾轻就熟的轻松完成了任务。
就在演练的过程中我满心的忧虑:学校从大局整体出发,而大多数演练都是为了在摄像机的镜头下组织的完美漂亮,事实上是走过场,但具体落实是在发生危险时正在教室里的师生操作进行的,情况又纷繁复杂,万一发生真实的巨大危险灾害时我们的预演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贺兰山东麓、黄河西岸、宁夏银川一带是我国南北地震带北端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区段,我们,就处在这个地震带上,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这让我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学校疏散的紧急和2011年我从九寨沟返回途中夜幕下经过映秀小学、川北中学时分明听到了那白色坍塌的楼体下我的同行和那些纯真鲜活的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我分明看到伸出双臂护住四位学生书写“大爱千秋”的前辈谭千秋(他所毕业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是它的前身,许多从岳麓书院走出的学子恰是中国风骨中国性格的代表之一,我心向往之)我泪水潸然不忍直视......而我亲历了2010年6月震源在宁夏永宁县的4.5级地震,震级不大震源较浅,虽处邻县但感觉强烈,那次地震不久前刚进行过防空演练,但在真实的危险来临时学生惊慌失措,曾经的防空防灾地震预演知识几乎遗忘殆尽毫无帮助。
地震当时是下午第七节课我正在教室给学生辅导,我讲的很投入,学生听得很认真。突然间,地动桌摇,日光灯不停摇晃,所有人都停下来,鸦雀无声,呆了,我也被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得大脑一片空白,平时心率过缓的小心脏开始突突地加速跳。没几秒钟,有同学惊呼:地震!立刻几位女生尖叫起来。我被尖叫惊醒——我有多么紧张都必须冷静不能表现出慌乱,“蹲下!闭眼!”我音量不高但是铿锵有力,一些人蹲在两张课桌中间,有些人钻在课桌底下,学生稍稍平静了一些,显然,除了前排小个子同学能自如蹲在桌下,大个同学根本蹲不下来,有几位同学都快把桌子顶起来。楼道里已经有同学往楼下跑,不知是谁,似乎在哭,我半蹲在讲台边语气沉稳地说:“别怕,有老师。拿书,抱头,往过道挪”。我看到同学们纷纷拿起书抱在头上,教室不再晃动了站起身来喊道“跑步,到操场。别推,别挤!”呼啦一下所有人都站起来往后门跑,我急忙喊:“前三排同学走前门后三排同学走后门!”慌乱中只有个别同学从前门跑出去,有的人忘了拿书,有拿书的同学忘了护头,还有的踢翻了凳子。邻班的学生也全部跑出来了,楼道里挤满了人,教室里大多数同学拥堵在了后门。楼道里有人抱怨,有人推搡,有人跌倒了,我冲教室外的学生高声喊着“大家不要推搡,排成行稳步向前跑。”教室后门有七八位同学被门口散乱的凳子绊住了脚,有几位学生摔倒了,叠在了一起,惊慌失措地叫嚷着。我赶紧把脚底的凳子挪开,扶起跌倒的同学,龙金涛个子最小被压在了最底下,最后一个被扶起来,一定是腿脚受了伤,跛着走,我和另一个同学搀扶着出了教室下了楼。到了一楼有班级学生才从教室出来。我知道学生们要比我跑得快,我让两位同学先跑到操场,我随后到。
操场上大家惊魂未定纷纷谈论着刚刚亲历的惊险,好在有惊无险!
自从汶川地震、尤其是我和学生亲历惊险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训练了那么多次,为什么面临真正的危险灾难时却没有预想的良好效果呢(我所在的班级不是个案)?我们仅依靠学校演练能够逃生吗?是最科学的吗?我结合现有的教学环境下对教室里逃生技能做一些补充性思考。


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演练——居安思危,听从指挥,防患于未然。
其次,最重要的是科学逃生的方法。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我们的教学楼有五层比较高,地震时如果感觉晃动很轻人能站立平稳行走,说明震级小或震源比较远,需躲在坚实的承重墙墙根、墙角,课桌旁边就可以。强烈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时间不过几十秒,因此镇静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如果我们在一、二楼,那么可以迅速跑到室外撤离教室;三、四、五楼师生在心里默数十秒、十五秒、二十秒有序撤离,在大震来临房屋坍塌前跑出教室。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带着2200多名师生仅用了一分三十六秒时间全部撤出教室,创造了无一人伤亡地震自救奇迹,我们不该借鉴吗?
        2、选择“救命三角”——安全的合适避震空间。在大震来临时不能及时撤离教室的要选择“救命三角”安全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课桌;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和大窗户旁。有着多年重大灾难搜救经验的美国国际搜救队长道格卡普说:“不要躲在桌子下、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子、床高度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旁边不要太远”。使用“救命三角”的人能存活率极高。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我们也应这么做。走楼梯要慎重!就算楼梯没有倒塌,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裂,也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筑物。具体要求:
        (1)、由于中学生的身高和体格原因,课桌下空间太过狭小不应蹲在课桌下,而是蹲在两张课桌中间;最后一排同学直接蹲在后墙根或墙角。
(2)、所有人拿书或书包护住头顶,闭眼。
(3)、靠近窗户的同学要背对窗户以免破损掉落的玻璃划伤面容。
(4)、不慌张喊叫,听从指挥。
(5)、没有物体落下时,靠近过到同学移到过道里准备撤离;震后撤离教室时前三排从前门出,后三排同学从后门出。
(6)、有序撤离远离楼转角,出教室必须双手抱头或拿书护头(也避免用手推搡别人),三人一排(楼道和楼梯比较宽)平稳迅速向楼下跑;不得推搡喊叫。
(7)、按照既定路线跑向操场,沿途要远离楼体(以免楼上脱落物砸伤)。
(8)、操场最安全,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到达操场各班级指定位置。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最后,学会自救与互救。

(附我校应急疏散演练过程:
1、预先警报:鸣36秒、听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学生听到第一次警报,表示预先警报,打开教室门在班内做好疏散准备,由当值上课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在教室内防空、防灾自护演练,(间隔期约为3分钟)。
3、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前6秒高音,后6秒音量由高至低,稍作停顿),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在听到第二次警报后,开始疏散;教师、楼层指挥员组织同学们有秩序、按要求疏散到指定位置。
4、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