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即是近年出现的测量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施工区域的环境以及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在现今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具有了较多的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即需要能够做好技术应用重点的把握控制,不断提升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整合了地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将真实的地理实体抽象成空间位置等地理数据,经由采集、存储、管理、转换、处理、显示等流程实现地理系统功能在视觉、计量与逻辑层面上的模拟,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与数据变化建立对客观世界的仿真模型,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在土地测绘、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1技术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称GIS,即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制定区域空间地理分布数据进行计算、采集、存储、分析以及管理的技术,目前在财产管理、工程测量、资源管理以及科学调查等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其中,工程测量是该技术应用的重点区域,通过技术的应用,即能够为工作人员做好细致地理信息资料的提供,为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技术组成方面,包括有数据库、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与用户应用模型。
1.2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体现在以下5个层面:(1)数据输入与编辑,将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经由数字化处理后输入系统中,由系统提供错误检查、编辑交互、结果验证等功能,且在输入图形后完成拓扑关系的建立,形成直观的图形特征;(2)数据库建立与管理,涵盖图形附加与拼接、数据格式转换、图形注记、建立图库等;(3)数据检索,用于查询任意或指定属性的数据与逻辑运算的检索等;(4)数据分析与处理,用于实现对地图等空间实体中点、线、面等拓扑关系的分析;(5)数据输出,可提供符号生成、矢量汉字标记功能,输出二维或三维彩色图形,将输出结果显示在屏幕端,满足不同图件的拷贝、绘图要求。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工程测量中有着非常多的优势,具体优势如下:1)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后,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在具体应用中进行信息系统,可以联合遥感技术实现对建筑、运行的准确测量,不仅促进了测量范围的增加,并且还使测量工作的时效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现阶段通过卫星定位,即便测量范围在100千米以上,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实现对微小目标的捕捉,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工程测量实现自动化测量,有效降低了测量人员在工作中的工作量,提高工作的效率。
2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数据获取
在工程测量工作实际开展中,工作热源即需要能够选择图形尺寸、纹理以及颜色等变量,在屏幕上选择图形显示,包括有图像的分图层显示以及分区显示。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说,其是通过数据符合的应用对数据信息进行组成。对此,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数据符号的优化工作,以此实现数据可视化效果的提升。
2.2数据采集
传统工程测量信息处理与采集工作效率较低,质量堪忧。就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少地理信息系统,特别是针对测量难度较大的工程建设中,数据采集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以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改变这一局面,使用栅格和矢量数据中的分析功能,操作人员就能快速存储测量数据,这一操作可以明显提升测量效率。
站在栅格数据视角分析,数据储存多是按照行列开展的,此外不同数据单元储存值一一对应,只需确认其中分辨率就能处理并应用数据信息,以便为日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应用GPS定位系统,操作人员能标识固定实体位置,随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该点坐标。工程测量数据采集期间,工作人员使用雷达与摄影机等设施可以使数据采集准确度明显提升,或者用卫星系统分析数据,即可获得数据真实数值。
2.3可视化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空间图形信息三维立体情况进行模拟,对空间状态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传输效率也具有有效的提升效果,使地图动画具有更为自然以及真实的特征,便于工作人员做好数据的分析判断处理。
2.4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具体信息系统在完成对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后,就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转换和处理,在整个转换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数据的预处理。在数据预处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具备非常大的优势,它能够以向量数据应用为基础,再加上拓扑条件的支撑,就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不同数字储存单元。同时,在具体的数据转换中,必不可免会出现交叉点、线分离的情况,这就会使整体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降低,影响后续工程的建设。然而作为工程测量,对于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标准,并且在工程中还需要将实际测量地点进行具现,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识别系统的格式,还可以对数据兼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为数据转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保证转换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测量信息数据支撑。
2.5分层处理
在该环节中,其特点即是能够对系统当中数据进行分层隔离处理,通过对不同内容、数据的隔离,帮助工程在具体建设中能够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的掌握,以此实现工程施工准确性的提升。
2.6应急测量保障体系
将GIS系统运用于应急测量任务中,需提供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与应用系统,为应急测量工作提供保障性服务。在具体应用层面:(1)利用GIS系统进行基本图形的操作,用于直观展现出灾害发生场所的地质地貌、社会属性特点,编制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急预案;(2)可以利用GIS系统进行空间分析,完成灾害发生具体位置的定位、计算受灾面积、完成灾害损失评估等,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更加完备的参考信息;(3)可利用GIS系统开展专题分析,提取一项或多项专题数据与地图结合,生成密度分析图等灾害专题性地图,完成应急疏散方案的编制工作;(4)还可以利用GIS系统结合实景拍摄图片,生成灾害发生地区的三维图像,借助修测技术提高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保障应急指挥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受灾现场实际情况;(5)还可以利用GIS平台的自动更新功能,发布受灾现场的实时信息,提高灾害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可以说,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今的多个领域中具有应用价值,包括有电力通讯、城市规划以及交通道路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未来工程测量工作进行中,即需要能够做好该技术的应用重点控制,不断提升工程测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许中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9):24-25.
[2]代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9):215-216.
[3]侯碧屿.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66-267.
[4]全海燕.GI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86-87.
[5]唐海波.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9(0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