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科目本身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在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语文教师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正面临着身体与心灵的巨大转变,而由于他们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十分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以及言行的冲击,从而走上歧途。而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产生,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进行阅读写作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德育;融合
1教师要提高自身师德,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在初中校园里,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教益模范,为人师表就要用自身的品德来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师德在教书育人中有重要的地位,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只能成为人们的教师,但是拥有高尚的美德才能成为人人敬佩的典范。在校园中,教师的示范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很深的影响,可以说是一股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力量,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染每一位学生。“言传身教”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必要的语言教育外,还应该对自身的影响提高重视,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实施人文性关怀,明确教师的责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爱人的良好品质,也会让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写作教学活动时,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学生,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逐渐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利用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的写作不仅传递了学生对于某一件客观事物的思想态度,还将个人的内心活动通过文字叙述展现出来。在写作课堂中的德育教学时不能完全脱离于现实生活,要以当今时代为基础来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近期社会中发生较为知名的事件作为写作主体进行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和主张,让学生遵从自己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来进行写作,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通过审阅学生文章来了解到学生所思所想,进而采取对应的道德教育措施,对于思想过于极端的学生要及时纠正和规劝。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件事情的思想看法是不同的,学生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不能直接说学生的某些想法是错误的。当学生出现有理有据的不同态度看法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通过辩论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以便于学生未来遇到道德难题时,能够从容应对。
3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父母将学生带入这个世界,一路呵护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当下的大部分青少年都缺乏感恩尽孝的意识。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在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的古训。而在人成长发展的一生之中也会接受到来自各个社会层面、各种社会成员的帮扶与支持。当学生通过他人的帮助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自然就应该进行回报。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课本内容来进行合理的感恩教育。比如孟郊的《游子吟》通过描述自己临行前母亲缝衣的场景来表达出对母亲深切的爱意与敬意。教师可以结合诗歌内容来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父母为自己所做过的事。有些学生说:“我妈妈每天八点钟才下班,虽然她很累,但还是会为我做饭。”有些学生说:“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一直在旁边照顾我,喂我吃药,给我盖被子。”还有些学生说:“我出去玩的时候,爸爸一直在给我提行李,累得满身汗。
”通过对于生活事件的回忆,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照顾,进而产生尽孝的意识,并展开实际行动。
4利用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生的写作不仅传递了学生对于某一件客观事物的思想态度,还将个人的内心活动通过文字叙述展现出来。在写作课堂中的德育教学时不能完全脱离于现实生活,要以当今时代为基础来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近期社会中发生较为知名的事件作为写作主体进行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大胆发表自己见解和主张,让学生遵从自己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来进行写作,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通过审阅学生文章来了解到学生所思所想,进而采取对应的道德教育措施,对于思想过于极端的学生要及时纠正和规劝。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件事情的思想看法是不同的,学生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不能直接说学生的某些想法是错误的。当学生出现有理有据的不同态度看法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通过辩论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以便于学生未来遇到道德难题时,能够从容应对。
5优化阅读写作教学过程
(1)课前自主学习,加强互动学习
教师为学生布置合适的课前任务,然后让学生通过平板、手机等网络产品开展课前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展微课教学,让学生更好完成布置的课前任务。学生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后上传到“慧教云”平台,由教师进行批注和整理。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整理出来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这种先预习后讲解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检查作业,反馈评析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实施在线检测,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做出反馈,然后有针对性的拿到课堂上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课上或者课下师生共同检查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地方,然后在班级中讨论有代表性的题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思路。
(3)拓展延伸,仿写创作
学完了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写作类型后,教师要善于发问,将课本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动脑思考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然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学到课文以外的知识。
6加强师生有效互动
互动课堂可以有效的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两者之间的情感,因此互动课堂在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设置互动课堂,在互动阅读中开展德育的渗透,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教师可以设计和阅读主题相关的活动,引到学生参与到其中,并开展阅读主题的讨论会,讨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影响,也可以开展仿写的活动,感受作者的内心变化和思想感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完成文章的观后感,深入了解和分析这种情感,完成德育工作。在结束之后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寻找类似的文章进行分享,感受文章情感的深入表达,并不断的挖掘,在文章分享的过程中,再次受到熏陶,从而加强了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
7结束语
综上,德育教学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知识教育的重要程度。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的教育学科,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优质学科,涵盖着适合用于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为优异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力.浅议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P.209-210.
[2]秦莹,李峰.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22):79.
[3]蒲春阳.新观念新角色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8,000(0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