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4期   作者:李玉香
[导读]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育理念也要进行转变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育理念也要进行转变,以学生为主充分践行生本理念,而在此基础上,各种有效且现金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应用。其中“教学做合一”理念便是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针对传统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种集教学与实践结合的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则能够让学生获得全面提升,实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本文主要围绕“教学做合一”理念展开分析,提出了这一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传统教育模式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于刻板化,而学生的学习也过于统一化,这也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受到了局限,甚至长久下来导致学生渐渐产生固态思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无法充分发挥,直接导致学生在课文理解以及写作方面常常效率低下,过于追求正确答案而不敢轻易尝试,只能从一条通往“正确答案”的路上钻牛角尖,完全没有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导致学生的学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教学做合一”理念则有效改善了这些问题,通过教、学、做的灵活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掘自我,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具灵活性。
一、掌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问题教学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应用语文知识,此外还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文学素养等,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实施全面化教育。基于此,老师需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问题与沟通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便可以通过层次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文中葫芦生长时出现了什么状况?”学生可以轻松在文中找出葫芦生了蚜虫。“葫芦生出蚜虫后那个人为什么没有除虫呢?蚜虫有什么危害呢?”在学生回答以及老师引导过程中可以适当科普一下蚜虫,蚜虫会吃掉葫芦的叶子,也会让葫芦生病,最后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葫芦死了。之后再询问学生由课文内容能够获得什么体会,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得出“做事情不光要重视结果,也要做好过程,过程才能够决定结果”的结论,最后还可以将学生的感悟引到学习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而结果就是获得更多知识,考试获得更好的成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利用问题来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并通过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1]。


二、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驱使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则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学、喜欢学。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且深入的了解知识内容,从而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展示文中所涉及植物的一些图片一边为学生讲述植物的外观与特征,一边通过ppt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些植物,而这些植物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所见过和接触过的,因此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来进行理解与掌握。在此之后,老师还可以通过ppt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如文中主要讲了一些植物种子的奇妙旅行,那么可以通过ppt为学生展示一下枫树的种子,枫树的种荚在下落时会不停地旋转,就像一架直升飞机一样,寻找适合生根发芽的地方。
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延展,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神奇的同时也对这些神奇现象产生兴趣。
三、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做”
        实际上,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很多都是涉及到实践内容的,但由于学生本身写作能力不高,又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导致写出的文章较为空泛,甚至出现内容偏离实际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良好素材。如在每年的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时,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校外开展学习雷锋活动,让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好人好事,同时在学校和班级内组织学生制作板报,先将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划分,将当天所做的好人好事体会写作成文章,在小组中让学生自行评选一个写的最好的,并给出意见修改,老师再发放板报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学习雷锋主题的黑板报,之前写下的文章也要誊写进去。之后在班级中进行评选,看看哪组的学生板报制作最精美,内容最优秀,将其誊写到班级后面的黑板中。此外,还可以将每个班级中设计最好的拿来评比,最后将其誊写到校园黑板、文化墙、走廊等设施上。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获得了实践,又通过写作的方式将实践转化为写作素材和灵感,之后通过小组之间的板报设计又实现了小组合作,润色文章和共同设计板报,而最后班级及学校的板报评比又能让学生获得参与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2]。
结束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教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学则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做便是要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深化知识理解,而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同芹. 教学做合一,让课堂精彩生花——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20(03):69-70.
[2]周媛媛. 做中教,做中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