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实践,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城市化建设,不断推动历史向前迈进的重要行动指南与思想保障。而法治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强化二者之间相互融合已然成为社会进步所经历的必然阶段。为此应当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法治创新改革,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建设;主旨要义;改革途径
1.引言
现如今,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的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完成实现伟大理想“中国梦”是我国近些年乃至未来长期开展主要工作实践内容。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进一步确立了将核心价值观念深入纳入到法治建设与社会改革等国家战略结构中,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在新时期内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因此推动意识观念与建设活动二者相互融合势在必行。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要义
2.1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价值观念中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正是法治建设所倡导的主题思想,是对法治社会环境下,人们法律意识、法律操作能力的真实写照。同时诚实、文明、和谐等内容,对于法治内在含义进行了延展,突出了符合当今社会人文主义价值观。
其次,伴随着全球化经济条件引领下,使得多元化思潮被引入到各领域建设中,虽然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各产业经济的积极变化。但本位主义、个人独立的不良思想影响了友爱、民主等思潮的实践。需要法治等刚性规范手段,对于人们的权利与义务、社会责任意识进行限制。以此逐步形成具有正能量、主旋律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
2.2实现二者相互融合所依据具体实践原则
一是法治优先的原则。“依法治国”是我国在“四个全面”中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也是重要的治国理念方针。通过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为各类社会行为活动判别可行性,是民主法治进程中的重要标志。践行核心价值观需建立在法治建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二是调整适度的原则。各类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各类社会生产生活作为参照物,建立不同的契约机制来确定行为约束力。使得法治中包含较多的社会道德元素。然而上述中提到的法治优先,让道德水准与法治之间的融合要保持在一定限度范围内,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权益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目标[2]。
3.创新价值观念融入到法治进程中的主要途径
3.1以核心价值观念为起点优化法律实践体系
为了促使法律体系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群众,保证社会公众人身财产不会受到违法侵犯。
首要环节则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推动法治化建设进程,构建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方面,以加强价值观宣传、严明法律诉讼程序来提高立法者、执法者等法治参与者的核心价值观念意识,用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律职业素养,提升社会主义下法律服务水准。一方面,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按适用范围、科学性与合规性调整各部门法律结构,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快节奏市场经济变化形势。
3.2将新时期核心观念融入到法治建设内容
重点是将社会核心观念所蕴含24四个字、三个层面的主旨内容,纳入到法治建设的体系当中,成为新时期转变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转化为制定法律所需要的法律思想、法律目的、法律原则。按照观念内对于主流思想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推广,对法律法规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成为扩展社会思潮的有力法律依据。例如:对于我国《民法典》的草拟颁布,是基于对调解诉讼双方权利与义务分配,保障并减少个人财产损失的目的为而实施。应当着力依靠法律解决矛盾纠纷,运用法律的权威性来督促人们提升对价值观的认知与实践操作。
3.3明确建设内容树立正确观念强化内在联系
一方面,正如前者所提到的那样,社会核心观念作为推动社会各阶层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动力,有力保证了行动路线、方向、内容、运行模式等方面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使其各类建设活动具有了明确的实践目标,因此在当下时间范围内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法治中所包含的法律文本对于观念的指导方式、实践措施等方面拥有较强的公允性。特别是不同法案的颁布实施,对于践行价值观念所采取的各类活动营造出一个合法合规的社会氛围,能够拥有较好的群众实践基础,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为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护。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为促成价值观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实际建设工作中内,应根据法律适用现状,建立科学综合型运行机制,将引导、转化以及调整等内容,以条理化、程序性、系统性的管理模式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增强二者融合的协调性[3]。
结语:
综上所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法治建设当中,是当下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践行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思想依据。为此要以核心观念为主体,优化法律体系、实现转化建设内容、分清内在联系,进而形成一套集合理、规范、可行性强的新措施,助力核心价值观长远、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刚.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研究述评[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0,(2):75-82.
[2]李寒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逻辑关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8,31(2):38-41.
[3]张楠.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J].消费导刊,2019,
(41):164.
作者简介:张红伟,1976.11女,山东临邑,研究生,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邮编:071000 单位:保定理工学院
基金项目:2019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途径、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201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