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国家对地质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相应的地质资源勘探技术也得到了创新。3S技术的持续进步为地质资源勘探的系统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表现在地质勘探,模型分析,地图绘制等多方面。
关键词:3s技术;不动产权籍;调查
引言
不动产是指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财产,如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于2014年8月4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农村不动产全面加快调査工作,进一步推进土地上附着物的调査和补充测绘工作。随着国土资源部于2015年5月4日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权籍调査工作的通知》,不动产权籍调査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明晰,为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不动产登记工作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它是机构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由于不动产的确权登记意味着相关权利的法制化,和群众自身利益关系紧密,因此社会各界也在广泛关注。为了准确、髙效、系统地在农房不动产权籍调査过程中实现每个不动产单元各个基本属性的明晰,比如不动产单元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空间位置、权利人信息以及用途等,现阶段急需引入当前先进的3S技术,其能有效降低房产和外业地籍测量的工作强度,辅助核实权属调査结果,能方便地实现权籍调査成果的整理、汇总和管理。
1 3S技术概念
3S技术的基本构成为地理信息系统(DIS),卫星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三种技术的总称。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基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可以查询,存储和处理空间数据。全球定位系统必须通过无线定位系统作为空间导航系统发挥作用[1]。用于卫星遥感技术的运输工具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是卫星,飞机。在实际的探查中,不能直接接触探查目标。传感器可以完全收集目标电磁波信息。通过数值解析法,物理法等,明确目标的具体分布,性质的特征,动态变化等。特别是,对于部分面积大的探测目标,由于其周边环境复杂,因此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准确地获取目标参数,并有效地识别目标参数。3S技术在空间信息采集,动态分析等方面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开始使3S技术向集成化方向发展。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空间信息技术和环境科学的基本方向,体现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其中,GPS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是实时定位物体空间,确定不同物体覆盖地表边界的情况。RS技术通常用于迅速切断捕捉对象本身及其对应的环境信息,监视地表发生的多种变化,及时更新GIS系统的数据。
2 3s技术的类别
2.1遥感技术
当前阶段,遥感处理技术和影像资源都日益丰富起来,同时遥感技术具有分辨率高、覆盖广、信息丰富等特点,这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规划和治理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并且目前已经极大程度上有效的利用了其自身优势,成为了水土流失监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利用遥感多时相和多传感器的特点,遥感动态水保监测通过不同时相对同一地区进行遥感数据变化信息的监测。通过遥感的实时图像来监测年度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按总量和变化趋势来对侵蚀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应用于植被变化趋势的分析、工程治理措施的分析等等。对于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警示,通过详细分析和评价有关的资料,来对水土保持状况进行定期的公告。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遥感监测有机结合,是有效保持水土监测的重要方法。有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遥感对于模拟水土保持的动态监测、建立土壤侵蚀模型等方面有了相应的突破。
2.2全球定位技术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开发研制的,在1994年完成建设,可以在海陆空实现三维定位和导航,它具有多功能、高效率、高精度、应用广、操作简单等众多系统。GPS系统不但能在测量和导航中贡献重要作用,还可以用于测时和测速。测时精度可以达到几十毫微秒,测速的精度可以达到0.1m/s。现阶段GPS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用来定位水土流失现象的具体位置,分析几何特征,还可以用于小范围水土保持设施的定位。除此之外,全球定位系统还可以用于综合的水土保持工作中。
2.3地理信息技术
所谓的地理信息技术就是借助现阶段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共同构建而成的一个全球性质的数据库,通过很多不同形式和类别的信息采集设备,将所有有关的信息传输到系统中,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之后,加以整理和归类,一个完整、有序的数据库就形成了,使得对地面的监控变得更加有效。
3 3S在不动产权籍调查中的应用
3.1技术指标及要求
界址点精度指标。界址点坐标获取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规定,采用图解法配合现场实测获得,即以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为基础,从图上获取地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测定界址点和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与相邻界址点的中误差执行。
3. 图像色调处理
通过对亮度偏暗、色调反差较低的影像数据进行线性拉伸,调整灰度范围等技术手段,使数据影像的R、G、B各层直方图接近正态分布,从而达到提高影像的亮度和饱和度的目的。经过调整后,影像数据的色彩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时,应进行色度、饱和度、明度的调整,以求增强影像色彩、夸大影像对比度。
3.3不动产权籍调查动态监测
通过对现场进行调查和检测后,通过各部门和单位进行上报,相关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录入信息操作,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其信息容易出现误差,且时效性也差。但如果使用3S技术,其效果就会有很大不同。使用该项技术对不动产权籍调查展开实时的动态监测工作,将遥感卫星和GPS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更加便捷,提升其工作的时效性,给规划不动产权籍调查和管理工作提供方便。不仅如此,科学合理地使用3S技术还能够通过不动产权籍调查信息的利用变更进行处理和保存数据,对每一次利用信息发生变更的情况进行储存,方便进行预测和规划管理。
3.4图像校正
正射影像制作是通过在像片上选取一些地面控制点,利用已经获取的像片范围内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影像进行倾斜改正和投影差改正,将影像重采样为正射影像,再将多个正射影像拼接镶嵌在一起进行色彩平衡处理,按照一定范围裁切出来的影像就是正射影像图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在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中3S技术的具体应用,对3S技术在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可以为其他调查提供参考。与传统的调查方法相比,利用3S技术进行农村土地调查,能快速直接地为各单位提供准确、直观、高精度的信息,提高了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慧.基于3S技术精准化调查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8,32(11):1361-1364.
[2]胡卫东.“3S”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3]赵昌伟.“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41.
[4]曹月娥.“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专业的应用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26.
[5]贾明明.基于3s技术对地理国情监测及矿产资源的建设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14):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