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居住建筑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在这种形势下,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与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它是新时代的产物,智能建筑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智能性,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了提升智能建筑的智能效果,就要重视智能建筑的设计优化,当前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成都武侯金茂府项目为例,简要探讨了智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设计、实际应用、设计问题、改善措施、发展前景
引言:随着智能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法,在建筑设计阶段,要考虑到建筑与智能系统、自控系统及恒温系统的统一协调,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要有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熟悉智能建筑的设计规范,在设计工作中才能做好通风、采光、强弱电、温控等模块的智能设计,使得设计成果符合智能化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1智能建筑简述
智能建筑是指将建筑结及设备与智能系统相结合,实现建筑的智能服务与管理,这样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为了提高智能建筑的效果,在智能建筑的设计阶段,一定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智能设计目标,使得智能建筑的设计与业主方的意图相统一,智能设计的成果也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在后期的施工阶段也都可以实施,这样就可以保证智能建筑设计成果的适用性。通过建筑与智能化的有效结合,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智能建筑节能
由于智能建筑可以将建筑的温控系统和采光系统与智能设备相结合,这样就可以降低建筑使用中的电能消耗,提升智能建筑的节能性。
2)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将建筑与智能监控设备相结合,可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3)提升居住环境的健康性
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恒温系统和洁净空气系统,可以提高空气质量,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健康。
2智能建筑在实际中的应用
成都武侯金茂府,项目用地4万方,建筑面积16.8万方,地上12层,地下两层。本项目为绿色科技建筑项目,也是本项目的重要特色。
针对项目需求,设计上采用十二大科技系统,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1)主要绿色建筑措施是针对空气部分,配置新风全置换系统,空气净化系统,让业主一年四季身处室内,也能呼吸如自然森林保护区类的清新空气,即使在雾霾天,也自有保护伞。
(2)针对水的部分,配置分户热水系统、全屋净水系统、同层排水系统,让每一滴水都不被浪费,让直饮水可直接泡杯盖碗茶,让温暖的水随时抵达,躲开冬天的湿冷。
(3)针对舒适部分,武侯金茂府配置地源热泵系统、毛细管网系统,为你把四季变成一季,夏天回家如避暑度假,冬天如晒着三亚暖阳;配置隔音降噪系统、高效节能隔热系统,安静下来,最大的声音或许只有呼吸。详见措施如下:
1)地源热泵系统(见下图1)
地源热泵作为新型能源环保系统,利用土壤深处的恒温特性,冬天可以给房屋取暖,而夏季则进行供冷,实现节能减排。
图1:地源热泵系统
2)毛细管网辐射系统
毛细管网辐射系统是一种新型节能舒适系统,以水作为能量载体,通过均匀紧密的毛细管网辐射传播,实现适宜的室内温度。
3)抗霾防PM2.5除尘系统
抗霾防PM2.5除尘系统,通过多重过滤体系对室内空气进行杀菌除尘,有效过滤PM2.5,使室内空气更洁净。首先通过初级过滤去除5μm颗粒;中级过滤则去除1μm的颗粒物;最终通过双静电除尘及中效过滤处理;有效去除空气中90%的PM2.5(实验室数据)。
4)24小时新风置换系统
24小时新风置换系统,通过专用设备向室内输送新风,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杀菌、增氧,同时将室内空气向室外排出,形成室内“新风流动场”。
5)外墙、屋顶、地面热阻隔系统
全面的热阻隔系统通过多重保温材料,给整栋房子穿上了一件保暖外衣,减少能量流失,保证室内生活的舒适性。本项目外墙外保温材料:改性聚苯板A级;屋顶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B1级;温差变化,温度不再变化无常;室内温差小,衣服不再频繁穿脱;家中温度适宜,不易感冒。
6)高效节能外窗隔热系统
配置高效节能外窗隔热系统,通过LOW-E涂层玻璃(中层注入惰性气体等),给住宅外窗加盖一层“保温层”。比传统住宅节能80%。隔热金属型材窗框面积20%(6中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传热系数2.10W/m2.k,玻璃遮阳系数0.50,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77。此为LOW-E涂层玻璃金茂府标准。传统住宅标准(5mm+10A+5mm)。此类型设置不再忽冷忽热,室内温度恒定,冬季室内保暖稳定。
7)同层排水系统
同层排水系统,排水管布置在排水层,在同一楼层内敷设并与排水立管相连接,实现低噪声、无异味、无卫生死角的居住体验。同层排水,易于安装检修;不再渗漏,卫生间变得更洁净,夜间再无坐便器声响影响睡眠。
8)抗干扰隔音降噪系统
抗干扰隔音降噪系统,从设计到材质全面降音配置,减少楼层间声干扰,推拉门、窗户配置LOW-E玻璃,保障室内静谧环境。窗户一关,喧嚣中独享宁静,35-40分贝,达到国家室内高标准要求。
9)分户热水系统
分户设置大功率即热式燃气热水器,并采用智能热水循环装置;每户独立调节与运行,无集中热水系统运行风险与问题,且有效控制各卫生间热水出水响应时间,提升用水舒适度。
10)末端净水系统
采用末端净水设备,厨房末端设置直饮水设备,通过高精度的纯净水机,去除水中绝大多数所含物质。
RO过滤膜有效去除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从而使过滤后的水达到国家直接饮用的规范要求。
11)安防系统(见下图2)
采用七级安防系统,第一重:电子周界防护;第二重:周界视频监控;第三重:门禁控制管理;第四重:访客对讲管理;第五重:视频安防监控;第六重:电子巡更管理;第七重:电梯控制管理。由外而内,层层设防的理念,最大保护业主安全;保障业主住的舒适,更住的安全;
图2:安防系统
12)智能化系统
智慧家居系统打造舒适居家环境,起居室灯光控制及窗帘控制,可实现多种场景模式让居家主题随心而变,让人的生活方式变得有意义而简单。
十二大科技系统,在项目实施中为居住着带来的的价值
(1)四季恒温:夏季24-28摄氏度;冬季18-22摄氏度;全屋无温差,一年一床被。传统空调:以吹风的形式,空间内温度分布不均,整个环境温差最高可达6摄氏度。科技系统:全屋恒温,设定温度与人体感知温度差控制在1摄氏度左右。
(2)舒爽湿度:室内湿度35%-65%,告别湿度困扰,远离夏湿冬干。空调:湿度无标准,降温除湿,无加湿;科技系统:湿度35%-65%温湿可独立控制。
(3)无吹风感:清凉不吹风,温暖不干燥,感受新舒适。空调风速12m/S max 相当于5级大风,吹风感,易引发空调病;科技系统:0m/s,通过敷设方式制冷暖,无风感,舒适度高。
(4)洁净空气: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室内形成新风潮,全屋空气每小时换一次。传统信封多采用顶送顶回,置换效率差;科技系统将干净的空气通过地面风口送入室内,以下送上排的形式进行置换,形成新风潮,污浊的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到室外,置换效率高。空气经过抗菌,活性炭,杀菌于负离子多重过滤净化安全的过滤方式,守护每一次呼吸,过滤效率95%以上。
(5)静谧环境:无室内机,0噪音运行系统,一觉到天明
(6)节能环保:比传统室内环境解决方案省点30%-50%
(7)智能便捷:一套系统,一体化控制APP远程控制
(8)安全保障:云服务中心,24小时守候
(9)美观简约:一体化设计,实现任意装修风格
(10)健康生活:感受大自然般的新鲜体验,减少呼吸道疾病,告别“老寒腿”“空调病”“风湿病”。
3当前智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智能建筑可以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所以一定要大力推广智能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为了提升智能建筑的效果,在设计阶段,一定要做好设计优化工作,提升智能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结合成都武侯金茂府项目为例,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以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智能建筑设计质量:
3.1缺失专业的人才
由于智能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更为复杂,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各种智能系统、设备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所以对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现阶段的方案设计人员对于智能建筑的了解不是那么深入,在设计中也没有足够的设计经验。例如在成都武侯金茂府项目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对于智能产品科技系统的空间预留及安装不熟悉,只能通过后续技术介入,在新风系统的设计中,多次修改设计内容,影响了正常的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
3.2设计理念落后
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智能设计目标,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有些建设单位只是打着智能建筑的噱头,而没有加大投资,这样就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不能将先进的智能设计理念应用到设计方案中,最终导致设计方案不够完善。
3.3智能设计的相关规范不够完善
由于智能建筑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对于一些设计参数和规范还不是那么完善,这样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设计,使得设计方案会存在很多问题,在后期的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矛盾,这也是当前智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提升智能建筑设计水平的有效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务必要将最新的智能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大力推进智能建筑在行业中的应用,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下文笔者介绍了成都武侯金茂府项目智能设计中的一些优化措施谨供大家参考:
4.1在设计中重视专业联合
由于智能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多个专业,包含建筑、电气、信息、暖通等,为了提升设计方案的智能性,就要重视设计中的专业联合,各司其职,做好本专业设计工作,然后统一协调,提升方案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升设计质量。在成都武侯金茂府项目智能设计中,我们通过BIM系统将所有的暖通、强弱电、电气、结构等设计工作联合在一起,这样在设计中可以及时发现有矛盾的地方,可以尽快调整,保证设计效果。
4.2添加评审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建筑设计方案的质量,规范智能建筑设计行业,要针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成果进行合理的评审,通过方案评审可以加强对于设计人员的监督,一方面是可以对方案的经济价值进行评审,另一方面是对设计成果的功能性和目标性进行评价,建筑的智能化目标是否满足业主要求,建筑的功能性是否符合项目的特色。这样在评审阶段还可以让建设方和设计方进一步熟悉设计方案,可以发现设计成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让双方就设计方案达成一致,这样可以保证设计效果,加快设计的出图进度,进一步促进智能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5智能建筑发展方向与前景
结合上文提到的成都武侯金茂府项目主要在地源热泵系统、抗霾防尘系统、新风置换系统、外墙外窗隔热系统、同层排水系统、隔音降噪系统、分户热水系统、末端净水系统、安防系统进行智能优化设计,这也是未来智能建筑的方向,在设计中,应始终贯彻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智能化建筑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构建一个高效、生态、节能的建筑环境,从而获得良好的效益。
结语:总的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办公建筑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一定要推进智能化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要明确设计目标,做好各专业之间的统筹协调,优化设计质量,提升智能效果,使得建筑楼宇更为智能化。
参考文献
[1],鲍晓宇,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6(11):99-100.
[2],赵耕,浅谈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28-28.
[3],史银志、蒋仕琼,智能建筑中嵌入式恒温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8,26(13):178-182.
[4],王之毅,智能建筑中的火警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8,No.261(5):89.
[5],赖振彬、王玉麟、黄巧玲等,智能监测系统在绿色建造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建筑,2018(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