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工程随加快的城市化建设而快速发展。虽然由政府主导的市政园林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体量都在相应增加,但是随着政府投放资金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压力也与日俱增。
关键词:PPP模式;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当下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重要保障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较大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PPP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规范市政工程项目准备阶段进行标准造价、加强市政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提升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评估等,故文章对PPP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PPP模式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日益提速,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市政工程质量不仅关乎城市经济发展,更对百姓安居乐业、交通出行及风险隐患降低影响颇大。基于此,其对市政工程项目模式设计十分关键。PPP模式作为当下我国市政工程项目开展主要形式,已经在我国诸多省份城市得以应用推广。PPP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深入合作,将政府职能与社会资本进行合理配置、布局设计。PPP模式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在该合作模式的初级阶段,往往会受其诸多因素影响,如初级阶段的多样化、复杂性等。因此,需要对造价管理及控制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以降低风险为主。通过将PPP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PPP模式在市政工程造价管控方面更为综合性、全面化,将政府审批结构、建设施工单位二者的造价管理进行统一规划。同时,也结合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造价主管机构、造价咨询部门等,对市政工程施工中逐一阶段、时期进行价格、成本管控,起到政府与企业、第三方造价监管机构共同统一管控的协调作用。
二、与PPP模式相结合的优势
1、PPP模式财务更稳健能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工程,由于有私企参与融资,因此政府额外增加的预算与债务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精力去建设更多的公共基础建设。PPP模式与原有模式相比,更节约初期建设成本,不仅能提前锁定工程运转资金,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筹集更多的流动资金,从而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推广PPP模式,还能缓解或消除地方债务风险压力,转让或改建两种运营移交模式都能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项目转化成政企合营的经营模式。此样,政府性债务转变为非政府性债务,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地方财务实力更雄厚。
2、PPP模式信誉更好形象更佳
通常情况下,政府会将主导的市政园林工程按照原有的模式分包给各大私企,各企业交叉作业,合作困难,留下不少隐患,特别是部分隐蔽工程的质量,更是很难得到保证。此样,既不利于居民的生命财务安全,又会给政府形象摸黑,影响其公信力度。利用PPP模式,能很好的规避这些弊端,不仅能让项目按质按量完工,还能提升人民的满意度,更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还能给政府部门树立更佳的公众形象。
三、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1、要做好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进行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时,需要先对招投标文件进行仔细研究,有效确保招投标文件内容,相关要求,工期,质量等条款在工程合同中明确标明。另外,还要加强对工程施工中工程量,工程材料要求等的审核,积极发现施工合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降低工程项目出现的亏损。
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时,必须要加强对合同中造价条款的审核,确保合同签订的清晰和公平公正除此之外,对合同中规定的支付方式进行仔细确认,保证施工中责任和风险的分配,避免因合同漏洞造成的经济损失。
2、加强市政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市政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造价管理的时效性、功能性进行重视,这样才能起到优化日后工程施工成本的实际目的,这也是PPP模式的下市政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及成本控制的重要保障。(1)企业需要对当下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价格的分析掌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技术、设备、材料的投入成本进行精确价格定位。并以书面报告及数据列表等形式,对投入资金进行设计布局。(2)在图纸设计中也需要结合造价管理。造价管理不是某一阶段、某一节点的流程工作,而是需要对工程全程及周期性的成本管理控制,将其资金投入降低、成本优化等作为图纸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核心。图纸设计中也需要对市政工程主体建筑、结构设计等进行价值理念融入,对可能造成的成本追加及投入因素进行分析、估测。
3、完善PPP项目的法律体系
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由于PPP模式下参与的私企较多,因此项目涉及到的内容较复杂,利益涉及的参与方较多,为达到项目按质按量完成的目的,就必须要做好做全PPP项目的法律体系。通常情况下确保PPP项目顺利开展的法律体系有三类,一类是的基础法律体系,一类是资金融通法律体系,还有一类是特许经营权法律体系。利用好这三类法律体系还能为项目的成本管控创造更优的环境。基础法律体系主要是争对项目工程的所有基础性交易行业,是确保工程项目造价更科学、有效的法律体系,比如日常管理、日常营销等。资金融通法律体系主是要争对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能更好的利用各种融资渠道,从而达获取充足的流动资金的目的,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减轻项目的融资成本造价。而特许经营权的法律体系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融入到市政园林工程项目中来,既是为了确保投资方能获取最大经济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市政园林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4、在做好施工造价管理的同时组建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一是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强化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在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项目成本。二是组建工程造价管理责任体系,同时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确保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都能做到节能环保。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上,应密节注意成本的控制问题,时时监控可预见性的风险影患,利用制定出的应急预案,规避突发风险。三是在组建动态的整体性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体系。赏罚分明,权责明晰,确保制定出的造价管理责任体系长时间有效。四是争对市政园林工程的设计变更问题,必须强化工程项目的索赔管理工作。虽然工程设计变更对市政园林工程来讲司空见惯,但是不能忽视设计变更后增加的工程量,在市政园林工程造价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变更后的工程项目索赔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规避工程项目的经济损失,提升工程管项目管理的经济收益。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PPP模式下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从多方面对PPP模式进行概述,同时对当下我国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行阐明,结合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主要包括规范市政工程项目准备阶段进行标准造价、加强市政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提升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评估等,以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红娟.市政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优化管理策略研究[J].居舍,2018,(20):141.
[2]徐春卯.浅析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居舍,2018,(13):139.
作者简介:吴平平(1986.12-),女,汉族,山东滨州,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