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潘晓珺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4期   作者:潘晓珺
[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也在不断的加快脚步。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也在不断的加快脚步。同时园林工程随加快的城市化建设而快速发展。虽然由政府主导的市政园林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体量都在相应增加,但是随着政府投放资金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压力也与日俱增。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引入PPP模式,将社会资本与市政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充分融合,优势明显。既能给私企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还能在缓解政府资金投入压力的同时提升政府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PPP模式;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引言
         在传统模式中,地方政府的工程成本控制等同于其造价控制,与传统模型比起来,PPP模型在政府相关审批部门的成本控制和项目法人的相关造价管理的层面上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合理科学管控市政工程的造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文章将会就这一课题展开研究。
         1PPP模式概念及特点
         PPP模式就是将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汇总,并且融入社会资本,有效实现企业和政府的精诚合作,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市政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施工风险。PPP模式的应用让公有制和私有制资金有效融合,避免了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政府部门的过度依赖,有效推进了政府角色和相关职能的转变,有利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多样化。以政府部门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承担的责任划分可以将PPP模式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外包模式,二是特许经营模式,三是私有化模式。不同的模式具备不同的特点和施工流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模式开展不同的管理方式。市政园林工程中应用PPP模式时主要特征展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市政园林工程在应用PPP模式时,工程参与主体一方为政府机构,同时政府机构也是PPP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建设主体。第二,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应用PPP模式时,需要工程的各参与方经过多次协商和谈判,最终形成共同的施工协议。第三,应用PPP模式进行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权力和资源属于参与主体,而不是某一单位或投资部门。第四,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应用PPP管理模式需要工程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共同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而且也是共同承担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PPP模式下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2.1PPP模式增加了市政园林工程的成本
         在PPP模式中,由于私营部门的参与,财政主要由私营机构执行。然而,对于金融市场,私营部门的信用评级与政府的高公共信用评级大不相同,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的财务成本增加。私营部门在参与城市园林项目招标时,私营部门不仅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还要考虑项目风险和整体表现,这肯定会影响到控制和管理城市园林项目的成本。当前,目前的社会资本融资虽然与公共机构财务成本的差异逐渐缩小,但不能忽视这些潜在危机。
         2.2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市政园林工程的垄断
         一般情况下,采用PPP模式的市政园林工程项目,无论是投资成本,还是工程量都相对较大,而且工期都相对较紧,因此私企在投标时都要注意结合合同成本问题,而规模、资金较少的企业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很难达标,这在一定程上限制了PPP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选择空间相对变小,进而容易出现市政园林工程的垄断。再者在这种特许经营体系下,为部分私企垄断投资运营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上还削弱了私企的服务动力,助长了私企垄断市政园林工程的行为。
         2.3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不健全
         公司由于没有对项目中各个子项目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导致企业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统筹运用财务信息,全面分析企业风险和机遇,为管理层做出最佳决策提供参考。比如项目建设人员冗余,成本高;苗木种植及管理维护不到位导致成活率不高,导致资金浪费、成本增加等。


         3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3.1完善PPP项目法律系统
         在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造价管理中,涉及到的利益方通常比较多,一般来说,PPP项目的法律法规系统主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基础法律系统,二是资金融通法律系统,三是特许经营权法律系统。通过这三种法律系统能够有效保障市政工程项目合理开展,同时也能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管控。基础法律系统就是说从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营销和运营等基础的交易角度出发,保障工程项目造价合理性。资金融通法律系统主要是有效保障市政园林项目PPP模式在各种方式都能够获取更多的施工资金,有效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特许经营权就是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融入到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保障投资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障市政园林工程顺利施工。
         3.2提升PPP模式的市政工程造价管控
         在PPP模式下,需要对地方政府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项目成本控制,并且必须通过设计和设计来管理总体设计成本。成本和技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技术和经济因素的结合,以控制成本。在市政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阶段,重点是管理控制,在工程前期准备过程中,成本估算的动态管理必须得到加强。考虑到城市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改善项目成本管理。虽然城市工程项目差异很大,但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因此实施城市模型项目的企业充分利用基于PPP模型的项目造价管理,并将成本全面纳入项目建设阶段。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发挥PPP模式的作用,采取综合的成本控制措施,明确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作出应对措施。
         3.3做好做强投标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
         严审合同条款,确保合同条款精准无误。一是仔细分析、研究招标文件,深入了解招标内容和要求,特别注意与工期、质量相关的具体内容;二是反复核对工程量,尽可能的发现隐藏的风险;三是报价中将发现的风险统一囊括在内,规避亏损;四是合同签定中,严审合同条款,反复确认支付方法与支付条款和风险与责任的分配条款,确保签定的合同条款清晰完善、公平公正,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经济损失。
         3.4在验收结算中加强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验收后,工程结算工作是造价控制的又一重要环节。工程竣工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由业主或业主委托有资格的工程造价审计机构审核。结算审定机构应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审查竣工结算,做到客观、合理、公正,使审查后的竣工结算真实、可靠。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工程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市政园林工程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政府主导投资修建的,由于工程项目参与方较多,工序较复杂,交叉施工频繁,因此政府的资金力投放度大,资金投入压力与日俱增,同时留下隐患也相对较多。市政园林工程引入PPP模式,将社会资本与市政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充分融合,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规避相关风险,缓解政府资金压力,还是为了减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难度,更是为了在提升项目工程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以便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红娟.市政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优化管理策略研究[J].居舍,2018,(20):141.
         [2]徐春卯.浅析PPP模式下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居舍,2018,(13):139.
         [3]周利民.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J].现代园艺,2018,(06):187.
         [4]李燕.浅析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7,(10):15-18.
         [5]周利民.PPP模式下的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J].现代园艺,20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