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因此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道路桥梁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部分,而过渡段的路基地面施工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组成部分非常多,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路基、桥梁、路面等项目。主要承载对象为车辆、人群,可以起到方便车人通行的作用。道路桥梁实际建设中,如果过渡段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产生跳车等问题,影响驾驶舒适度和安全性。特别是对于软土过渡段,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路面裂缝等病害,需要提高路桥过度段施工质量,对路基及路面等施工,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在建设时安全可靠的,且质量稳定。
1 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现状分析
1.1 过渡段软基路基土质处理不到位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对路基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软基路基土质承载能力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为此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软基路基土质进行处理,提高路基的承载强度,以保证其承载能力满足需求。否则一旦出现处理不到位,软基路基受到外界荷载扰动,会导致软土路基内部结构受到破坏,从而造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1.2 过渡段软基路基台后填料施工质量不到位
道路桥梁的过渡段路基需要承载过往车辆振动荷载以及其自身的荷载,在荷载的作用下,会促进路基填料的不断压缩,减小填料之间的空隙,长期以往,会引起路面沉降。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渡段软基路基台后填料施工质量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施工人员没有完全压实桥台边缘的填料或者选择的填料质量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等。另外,还可能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后台路基排水系统,导致雨水对路基造成冲刷,使得填料流失。
1.3 过渡段软基路基刚度存在差异
过渡段软基路基刚度差异主要是指连接桥梁和路基两部分刚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部分一旦出现刚度差异,就会造成过渡段软土路基沉降问题。而控制过渡段软基路基刚度差异是实际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为了防止沉降的发生,一般会通过在桥台下设置物体支撑的方式进行预防。同时在修建路堤时,需要对其稳定性以及沉降进行计算。
2 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
2.1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在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多,在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使用水泥、石灰材料,借助于深层搅拌机械,将这些材料与软土加以充分搅拌,保障搅拌的均匀性,当搅拌结束以后,就会形成稳定性更好、承载力更高的复合型地基,实现软基路基的加固处理,进而提高过渡段路基的整体施工质量,其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的应用中,有关施工人员需要首先清理施工现场,保障施工现场的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填平低洼地段,保障施工处理效果。
2.2 过渡段软基路基的开挖技术
与普通的工程结构相比,在道路桥梁过渡段内,路基路面的形式、结构都相对特殊,在施工过程中,开挖技术也会影响软基路基施工的质量。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对不同的通道加以处理。比如,在路基填筑阶段,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路床的处理,结合施工现场的土质分布情况,应用分层检测的方式,对填筑形式、路床处理方式加以确定。相比较而言,在很多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处理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混合填筑的方式,对填料加以选择,随后遵循分层填筑与压实的处理方式。在此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路基压实度加以科学控制,以保障路基的稳定性。
2.3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是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处理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克服了传统处理技术的局限性,借助于专有的注浆设备,实现了机械化加固处理。注浆设备的应用中,主要是以高压工作原理为基础,使得浆体逐步进入软土层内,当浆体固结以后,软基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为保障注浆技术的应用效果,往往需要应用专有的钻孔设备,进行软基的钻孔处理,使得孔洞能够随着钻孔作业的开展逐步进入路基底部,随后,在注浆工程中,浆体就会逐步进入路基底部,从根本上使得浆体可以与路基土质形成完整的整体,进而实现加固处理。
2.4台后填筑技术
在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土记录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台后填筑施工质量。在台厚填筑过程中,在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台后填筑的质量,应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一般情况下,如碎砂石、砂砾以及砂性土等空隙渗透材料较为适合,如果要想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还可以选择石灰或者水泥。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固台背,运用压实机进行压实,保证路基压实度达到施工标准,同时还应台后填筑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应保证其稳定性和整体承载能力达到工程施工要求。
2.5 排水固结技术
一般情况下,过渡段软基路基的含水量相对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路基的稳定性,需要降低其含水量,根据施工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排水处理方案,及时去除土质中多余的水分,排水处理要与相应的加固方式相结合,方能起到良好的软基路基加固处理效果。当前,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在很多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加固处理上,逐步出现了多种排水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技术:(1)重物压力。遵循从上到下的挤压方式,减小土层之间的缝隙,在挤压作用下,土质中多余的水分逐步被排出。(2)真空预压。在此方式下,需要在土层覆盖密封膜,随后借助于专有的设备,抽取土层空气,使得在空气的抽取过程中,多余的水分也逐步排出。但是,为保障真空预压水分排出的效果,在空气的抽取控制中,以将其设置为正方形。(3)降水预压。这种方式适用于土层中含水量相对较大的软基路基中。
3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注意要点
3.1合理选择施工填料
原材料对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人员对原材料的把控,应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首先,施工人员应购买信誉良好、具有一定资质的厂家,同时在材料进场之前,应对其进行检测,保证材料的质量。其次,在实际运用之前,还应对材料进行相关的试验,确保各项指标满足实际需求。再次,还应合理存放施工材料,避免在材料存放期间,出现风化等情况,对最终的使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最后,还可以引入一些新型的防水材料,以增强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质量,满足施工实际需求。
3.2路桥间的均匀过渡
施工人员应注重路桥间的均匀过渡,具体可以采用桥头搭板以及柔性桥台的方法,达到良好的过渡效果。在使用桥头搭板时,需要注意应保证桥头搭板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而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细致施工,否则仍然可能会造成沉降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二次跳车的情况。与此同时,如果桥头搭板设计的不合理,在长期的车辆荷载下,还会引起断裂的情况发生。
4结语
综合以上,在路桥过渡段施工时,需要在施工前,对路桥过渡段可能出现的沉降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具体情况才能采取对应策略来优化施工的方案。科学利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全面掌控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可有效避免路桥过渡段沉降、腐蚀、不可逆变形等问题的出现,确保车辆行驶安全,促进交通运输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宇豪,欧阳闻帅.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8):253-255.
[2]向国强.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9(9):232-233.
[3]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研究[J]. 郑宏林.??建筑技术开发.?2020(01)
[4]浅析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及安全管理[J]. 肖振瑤,熊晓峰.??南方农机.?2019(19)
[5]城市道路桥梁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思考[J]. 钟斌.??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