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及挡土墙灵活性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4期   作者:李彦君
[导读] 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
         摘要: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对于公路路基需要保障其建设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在公路修建中,路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在路基工程中用的挡土墙技术是保障路基稳定与安全的措施之一。挡土墙技术的实施在促进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路基工程质量的重要推力,同时也可以弥补我国在挡土墙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善挡土墙的系统知识,为理论提供支持。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挡土墙;灵活性设计
         引言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人民群众对道路网络系统运行使用功能的多元化需求日趋强烈。然而,受传统公路工程结构设计理念的局限影响,使得部分结构设计应用过于单一,导致上述功能多元化目标实现进程缓慢。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提高道路网络系统运行的畅通与绿色节能效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提高路基路面及挡土墙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不仅将环境因素考虑至设计,还要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以体现公路结构设计的功能化效果价值。为此,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满足人们日趋提升的物质精神水平需求。
         1挡土墙种类与作用
         在施工中,挡土墙涉及的范围与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出相应的挡土墙,保证能够满足施工需求。例如,根据公路位置的分布情况,挡土墙分为路垫、路肩、路堤及山坡挡墙等类型;根据构造的不同,挡土墙分为重力式、半重力式、扶壁式及衡中式等几种;根据墙体材料挡土墙分为钢筋混凝土、砖砌及混凝土挡墙等。在公路施工中,如果山坡坡度较大、公路段岩石容易被风化或者地质的土质比较疏松导致边坡的安全性降低等路段,设置挡土墙能够确保路基稳定性,减少占用农田面积,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理想的施工效果。在设置挡土墙的时候,需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勘查,包括地形、地质、土体平衡条件以及土体稳定性能等,制定出合适的施工方案,保证应急措施的全面性,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效果,切实提升公路施工的质量。
         2公路路基路面及挡土墙灵活性设计
         2.1路基灵活性设计
         在进行路基设计时要把能够影响路基结构强度的稳定性因素、路基结构的承载能力因素和路面在使用上所具备的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从而为驾驶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驾驶环境。在进行路基设计时,通常会碰到岩溶、软基等不良的因素,这些不良的地质会给路基的强度效果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针对此种状况,通常采取换填、碎石桩、袋装砂井和灌浆等手段进行应对处理。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路基结构填料的选取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填料。当路基边坡所处环境稳定性差,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实际状况采取灵活的措施对高填深切的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当算出来的结果不在规范标准内,则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加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路基发生滑坡、坍塌等恶劣地质灾害。相关作业人员通常采用抗滑桩、种植绿色植被和挡墙等措施来进行边坡的稳固。因为路基边坡的坡率以及路基边坡采取的形式不但对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还会对周围的自然生态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边坡坡率和路基边坡形式时,需要秉持灵活、环保、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得边坡设计顺势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让周围生态环境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使得边坡的设计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相互协调。在某公路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灵活的设计方式,在进行最主要的设计环节时,相关工作人员在选取路基技术指标时需非常严格地遵守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要求。
         2.2路面灵活性设计
         在进行路面强度设计的时候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质量,通过对石料的性质、沥青质量的好坏及粒料级配等的控制,从而使得沥青路面具备更强的稳定性。针对时有发生的汽车超载、不均匀性的沉降等问题,也是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的状况,通过对路面抗滑能力的安全评价,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从而使得在雨雪风暴等恶劣天气环境下,凭借路面很稳定的抗滑效果来保障驾驶人员行车的安全。

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对石料磨光值大小的调控,来控制路面结构稳定性摩擦系数指标的实际作用效果。通常摊铺的效果好坏,将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通过控制摊铺的作业效果来减少路面的结构缺陷。
         2.3挡土墙灵活性设计
         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公路挡土墙的时候,需要从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和实例中汲取经验,结合当地路段的实际环境,在设计时采取灵活的设计理念,努力探索坡面的防护技术。当前在一些高速公路上已经采取花池墙、阶梯栅栏挡土墙等一批新颖的防护结构,不但可以实现重要的防护功能,而且还可以丰富该路段的景观环境。然而在当下仍有很多坐落在公路沿线的防土墙,因为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当地地形起伏状况、沿线地质条件和边坡的高度,导致当地的挡土墙在高度、体积上并不能充分融入到当地的景观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特有的文化和建筑风格来设计挡土墙,通过将当地的文化和建筑特色巧妙的融入到挡土墙的修建中。
         3公路路基路面及挡土墙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沉降缝与伸缩缝的设置
         沉降缝和伸缩缝是路桥工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之一,如果对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更会影响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公路路基挡土墙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对沉降缝和伸缩缝的设置。在设计中,应该明确伸缩缝的位置,以此来对伸缩缝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对其进行填充和夯实处理。而对于沉降缝,则应该在地基夯实过程中处理好温度以及土层硬化的问题,将沉降缝的深度控制在15cm以下,以此来确保其不会对整个路基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2挡土墙墙体控制
         挡土墙多为水泥砂石的混泥土浇筑而成,因此,在修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条件对挡土墙的不利影响,并且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沉降缝和伸缩缝的设置来应对这种现象,使用沉降缝可以有效的防止挡土墙由于时间久了和重力影响而造成的开裂,给与了一定的浮动空间,而使用伸缩缝则可以很好的解决因为热胀冷缩而导致的墙体硬化和伸缩的问题。在挡土墙的修筑时,沉降缝和伸缩缝需要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但是两个缝隙之间需要隔离一定的距离,从而使路基和墙体保持稳定,提升挡土墙的性能。
         3.3做好排水工作
         底部积水会对整个挡土墙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所以在挡土墙施工中,务必要做好排水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挡土墙进行施工之前,应该根据泄水孔的结构,对挡土墙的位置进行确定;而在挡土墙施工完毕之后,则应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排水孔的位置进行科学布置,可以采用上下交错的方式进行布置,并在排水孔的边缘安装反滤材料,避免其他物质进入排水孔和墙体,对整个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结语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设计公路工程路基面和挡土墙,需要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实际状况,将公路路基路面和挡土墙灵活地融入到当地环境中。
         参考文献
         [1]龚建江.分析公路路基路面及挡土墙灵活性设计[J].低碳世界,2018(01):273-274.
         [2]张晓川.公路设计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的问题思考[J].河南建材,2018(02):259-260.
         [3]刘荣国.不良地质地区路基混凝土挡土墙防护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0):121-122.
         [4]张庆慧.高速公路路基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26):14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