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往往都被作为一项最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来进行重点关注,并在其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都被予以重点监控,必须做到计划充分、贯彻坚决、落实细致。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务必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既不能弄虚作假,也要杜绝瑕疵和错误。建设项目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保证一流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混凝土结构因具备较强的应用优势,已经被大范围应用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成为房屋建筑中的主体结构之一。其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质量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而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较为常见,已经成为混凝土施工中的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它不仅会对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固性造成影响,还会威胁房屋建筑的美观性。为此,我们有必要针对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在对其裂缝成因进行研究之后,探讨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严重威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这就要求在具体工程中,需要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从多个方面入手,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根本上降低裂缝产生的几率,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一般而言,裂缝大小不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施工作业中,要针对裂缝成因进行全面了解,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裂缝问题加以避免,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
一、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针对以往的混凝土施工工程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主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由于施工不当,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问题;一种是由于材料或者施工技术水平影响,在投入使用的短时间内所出现的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还有很多种,其自身在施工作业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混凝土裂缝,最终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
二、引发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
1、混凝土材料质量和配比影响
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材料质量不佳或者原料配比不当,所引发的裂缝问题较为常见。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施工标准需求,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同时,对其配比比例进行合理设计,使其自身的结构强度能够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然而。在具体施工时,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对混凝土材料质量以及配比质量的控制,致使混凝土材料质量以及配比设计无法得到保障,这必定会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另外,在材料配比的过程中,如果水灰比控制不当,也会致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2、现场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缺乏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作为支持,混凝土施工作业中,相应的施工人员不能够对自身的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致使现场施工过于盲目,并不能根据规范的施工流程开展具体施工作业。这无疑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致使在投入使用之后的短时间内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
3、温度的变化
混凝土构件受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的温差变化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工程浇筑完成后,高强度和大面积的光照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急剧上升,结构表面的混凝土温度升高,但是内部却变化非常微小,出现温度差,产生拉应力。另外,有时候外界环境的气温骤降也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总会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裂缝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结构刚度影响承载力;有的会引起结构内部钢筋锈蚀而降低耐久性;有的裂缝则会出现渗漏而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在了解裂缝产生的多种原因后,要针对不同期出现裂缝的不同原因,采取积极措施避免裂缝的发生。
三、房屋建筑结构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措施探讨
1、优化设计
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发生,在展开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作业的现场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进行有效设计。从以往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来看,因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大,所产生的结构裂缝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在对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环境的温度以及混凝土的自身温度问题,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可以采取设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方式,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面积,通过结构型式的合理分配,来扩大混凝土结构的散热面积,从而实现对其内部温度的有效控制,降低由于应力作用所产生的裂缝问题。
2、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与合理配比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还与原料的选择存在直接联系。具体房屋建筑工程中,需要根据房屋工程的建设需求,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有效选择,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料的质量,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需对比多个厂家,对混凝土原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筛选。在进场施工之前也需要对混凝土原料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之后,方能进入施工场地。另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和作业之前,还需对各类原料的配比进行合理设计,使其结构强度以及荷载能力能够满足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需求。而在混凝土材料拌合的过程中,要求相关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材料配比,进行拌和作业,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与工程实际相符。避免在施工完成之后,由于自身强度不足或者荷载能力不足所产生的结构裂缝问题。
3、浇筑施工过程控制
(1)浇筑方法。混凝土浇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
(2)降低入模的温度。施工作业时可以通过在混凝土拌合水中加入地下水或冰屑来降低它的温度,当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用草席、幕布等对施工现场的露天砂石进行覆盖处理,以减少和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在施工使用前用水对其冲洗降温;
(3)控制内部温度。在混凝土构件的内部预留冷却水管,并通过冷水循环来加速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降低因混凝土冷却凝固而产生的热量;
(4)后浇带的设置。在混凝土的浇筑面积过大时,可以根据设计许可进行后浇带的设置,以加快混凝土的散热,降低拉应力,达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5)浇筑时加强振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一定及时振捣、振捣均匀,避免少振、漏振等情况。
4、合理的养护作业
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养护不足会对混凝土强度发展及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过控制其温度、湿度等条件,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易性,避免产生裂缝。在夏季时,要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对混凝土进行表层的敷设,通过洒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小温差,防止表层的开裂。在冬季,要通过覆盖塑料膜、保温布等措施加强混凝土表层的保温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袭。
结语: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往往都被作为一项最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来进行重点关注,并在其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都被予以重点监控,必须做到计划充分、贯彻坚决、落实细致。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务必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既不能弄虚作假,也要杜绝瑕疵和错误。建设项目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保证一流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参考文献
[1]张学霖.试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15(7):25-26;
[2]徐鑫.建筑结构设计中现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