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4期   作者:杨志伟
[导读]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各国都面临基础设施提升和建设方面的问题,
       摘要: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各国都面临基础设施提升和建设方面的问题,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程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全方面发展。新时代全球基础设施产业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也已经凭借自身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开始在海外基础设施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中国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还并不成熟,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文就重点研究以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探究传统模式中的不足,思考投融资促进下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新路径,为我国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投融资;海外项目;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

        在以核电工程项目合作为代表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成本和投资问题是中国面对的主要困难,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多、回报周期长、资金不足等问题,都影响了这类大型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用投融资的方式带动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将是解决以核电工程为代表的这类大型项目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一)海外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特点分析
        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受到国际政治关系、海外实地环境、合作沟通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比较典型的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公共产品性,是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因为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东道主国家众多产业的正常运转,所以强公共产品性导致其被商业化较难。第二,跨境互联互通以及外部空间溢出性特点,是海外基础设施产业的另一特点,这点在基础设施网络这类建设中比较常见。第三,资金、海外合作国家制度、政治环境和政策制约,是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中的另外一个特点,同时也是导致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实施难度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
(二)传统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局限性
        传统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一般是由政府主导的,政治性比较强,而且形式比较少,一般只有施工承建形式、以对外援助拉动的项目发展模式,以及工程总承包形式。传统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首先,传统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较为单一,商业化模式弱,企业竞争力同质化,政治外交属性和导向性过强,市场中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和发展的集中度过高。其次,产业低端性明显。在传统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中,中国更多的用低端廉价的劳动力和材料成本,借低价抢占市场,这就导致中国虽然获得市场份额,但是在恶性竞争下会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用投融资带动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实现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减少传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局限性所带来的弊端,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以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以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指借助金融工具和集资、募资等手段,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的一种模式。通过投融资募集到的资金可以用股权或者债权的方式投入成为项目的运营资产,进而获得项目的所有权和运营权等多种权利。这种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在核电工程等需要资金量大、周期长的工程项目中十分实用,认识投融资带动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内外部所需的实现条件,才能构建更丰富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
(一)模式优势分析
        以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多元化,投资主体、竞争渠道、融资渠道、经营方式都多元化。像核电工程这类项目,通过投融资为带动的发展模式,能获得更多渠道的资金,推动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都有极大的进步。

其次,市场化优势,借投融资,可以减少传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局限性,变公共性和排他性的项目为市场化项目,东道主国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的建设中,可以通过融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项目,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减少当地民众对项目发展的抵制[2]。
(二)模式内外部实现条件分析
        以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需要有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共同帮助。首先,内部政府要构建好政府双边合作协议,要用政策引导推动模式转变,促进以投融资为带动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落实。其次,外部要注意构建多元化的项目规划和建设选择机制,开拓更广阔的投融资市场环境和机会,让投融资制度和保护的覆盖面更全,保障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三、以投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构建途径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国技术进步、市场环境开放、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我国在核电工程和技术的出口、供应、技术与维修支持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在以核电工程和技术为代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中,投融资是带动发展模式创新的关键点,以下是对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在投融资带动下的创新构建途径建议。
(一)多元化主体模式下的投融资探索
        自从“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以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快,尤其在核电工程方面,因为我国在核电工程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有很多核电工程方面的合作,在这些核电工程项目合作中,涉及到很多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方面的建设问题,也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针对这类大型项目投融资模式的探索,应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要注意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探索。当前银行是中国在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中投融资的主要支撑。除了银行的支持,在投融资方面,还要积极探索公司融资、项目融资、银团贷款、买卖双方信贷、境外股权收购、跨境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或者也可以积极开展投资国和被投资国的多边长期利益绑定合作,以及充分运用境外投资机构的帮助,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加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投资。
(二)构建完善的跨境投融资平台和运转机制
        在新时代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中,投融资更多的可以依靠互联网沟通,以及跨境投资融资平台进行中介运转来完成。所以在投融资方面,主体不但可以包括政府、私人资本,也可以包括私人投资机构,为完成这一复杂过程的投融资,保障投融资过程和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安全性,要构建完善的跨境投融资平台和运转机制[3]。这一机制的建设第一要符合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规范;第二要有较为完善的区域性投资保护机制;第三要有完善的投融资平台功能;第四,要构建平台上安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风险识别机制,更好的避免投融资风险问题的出现,用跨境投资平台的完善,促进更多新型投融资方式的构建。
(三)创新技术和管理建设水平
        以融资为带动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还需要从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角度进行。技术和管理还是海外市场竞争的核心力,尤其像核电工程这类占据高精尖技术类型的海外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在进行投融资带动发展模式时,要从资本、制度和人才的调配与聚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用自身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发展,提高市场中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样在投融资过程中才会有更大的资本吸引力,实现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化方向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中,投融资方式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提高技术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途径,才能促进海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静.新形势下海外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新模式探讨[J].交通财会,2020(05):17-21.
[2]叶勇军.核电工程施工进度与成本联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04):104-107.
[3]陈倩.从承保视角探讨海外基建项目融资的结构化设计[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9(04):2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