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开采业发展迅速。开采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但在开采业不断完善的同时,浮现出了很多发展弊端。最初的只注重经济利益使得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不得不重视生态环境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绿色的生态能够给我们创建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矿山修复;生态环境;作用
引言
生态环境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休戚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矿业废弃地以及各种生产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由此,矿山修复就被提上了日程,逐渐受到各方重视。
1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内涵
随着社会发展,矿区修复目标不同,工程措施各有侧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内容及表述也不尽相同。可以说“矿区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等表述均是矿山生态修复阶段性涵盖的内容,而“矿山生态修复”在此基础上随着时代发展要求,内涵不断拓展丰富。当前矿山生态修复包括了“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矿区水土污染治理”等内容,是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对各项内容的统一。鉴于以上理解,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界定为:针对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下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损毁、水土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依据矿山生态学、土地经济学、环境科学、土壤学及国土空间规划等理论,结合采矿工程特点,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矿区受损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或重建所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措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消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土地资源在适宜条件下得以恢复利用。
2矿山修复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2.1稳定偏坡
偏坡的安全隐患较大,碎石、危石较多,如果治理不及时,则容易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稳定偏坡是矿山修复的当务之急。基于矿山修复中“分步实施”的原则,稳定偏坡的第一步就是清理碎石、危石,消除其直接危险,避免因危石坠落带来的人员伤害;第二步则是降坡削坡,即降低偏坡的坡度,将其消减到安全角度,如果是比较陡峭的悬崖,就尽量使其形成水平台阶,将可能出现崩塌的不安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第三步是复绿工作,即在已经消除安全隐患的偏坡地带种植合适的植物,保持水土,进一步提升偏坡的稳定性。这样的“三步走”,可以有效地治理偏坡,保持其稳定性,维持矿山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以后的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2.2改良土壤
矿山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土壤的改良。矿山修复时,或是在异地选取一些合适的土壤放到矿区,利用植物来修复受损土壤,或是人工制造一个隔水层,避免尾矿中的有毒物质对土壤的再次伤害,或是针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添加对应的物质,有的放矢地增肥土壤,提高植被的生长率,加快矿山环境的生态重建。
2.3修复水资源
良好的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其他修复的必备条件。治理水资源的污染,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去除污染物,或是利用植物来修复,或是构筑人工湿地,等等,因地制宜。而要解决采水过度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其他地方引入部分水资源,解决地表水缺乏的燃眉之急,而后要合理建构科学的蓄水系统,逐步解决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形成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2.4开发余下的尾矿
尾矿是在矿山开发的过程的中,遗留下来的物质,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第二次的污染。因此,开发尾矿、充分利用尾矿的价值,是矿山修复中的重要问题。尾矿相对于精矿来说,价值较低,因此它往往被忽略。
尾矿的堆积,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得不到利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多种污染,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尾矿本身,为有很多有价值的金属成分,在矿山修复的过程中,可以将尾矿进行相应的处理,分离出其中的有效金属物质,这就能发挥尾矿的价值,带来乐观的经济效益。在矿山修复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是对现有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培训,帮助他们利用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掌握科学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树立农技推广信息化意识,将农技推广工作渗透到信息服务中,借助信息服务更好的宣传农技推广工作。二是结合传统的推广方式如送科技下乡、现场会等,对农业生产示范户进行农技培训,以使其带动其他农户,成为农技技术的应用者和传播者。三是引进具有高素质农业专业的高材生以及技术含量高的农机推广人员,为农技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充实推广队伍,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2.5选取植物,修复矿山重金属污染
矿山中的固体废渣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其中的有毒物质容易渗入到地下,造成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产生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植物进行重金属污染修复,这就要求选取的植物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重金属有很好的耐性,甚至可以将某些重金属富集在一起;二是能够适应条件非常差的矿区土地条件;三是最好选取本地植物,避免出现“水土不服”,减少气候对植物的不良影响。
2.6修复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的修复是矿山修复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大自然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微生物就是其中的一种途径。修复矿区当地的微生物群落,并接种一些抗污染、易吸收的微生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污染物,也能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使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并以大自然自身的方式正常地运转下去。
2.7借助信息技术,采取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农技推广工作
随着手机的普及,广大农民群众使用手机的现象司空见惯,因此可开通相关的短信服务,既可提供有效途径方便农户获取农技信息又能推广农技工作,可谓两全其美。如可向农户提供农业生产项目的供求信息、新型农作物的发展前景、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户对于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此外,还可设置专门的农业信息咨询语音服务系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推广渠道。不仅可发挥农业专业人才的特长,使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还能有效解决农技推广人员紧缺、技术缺乏的问题,从而指导农户科学开展农业生产。具体步骤为:接到农户咨询电话,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工咨询员查询数据库中相应科技信息——语音回复农户,以切实解决农户的疑难问题,还可直接将用户咨询电话与农业专家电话联接,让用户与专家直接交流。
结语
总之,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未来还需秉持科学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矿山开采活动,实现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并着重加强对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灾害治理、污染源头控制、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真正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实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关芳.浅析矿山项目建设对林业及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15,(01):11-13.
[2]张雪燕,周自强,唐家凯.新赤矿区煤矿采空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评价[J].甘肃科学学报,2014,26(01):42-46.
[3]杨树旺,熊伟,刘玉婷,孟楠,张梦影.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基于系统论角度[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12):48-52.
[4]王志宏,李爱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基质改良研究[J].中国矿业,2005,14(3):22-24.
[5]戈峰,刘向辉,潘卫东,等.蚯蚓在德兴铜矿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作用[J].生态学报,2001,21(11):1790-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