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张向英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向英
[导读] 摘要:我国电力工程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而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身份证号码:13022119750513xxxx
        摘要:我国电力工程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而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深入的研 究。智能电网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的高科技供电枢纽网络,对未来电力供应的发展帮助十分巨大,而电力工程技术是已经是领先技术,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十分必要。本文将对智能电网的概念及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 求量急剧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 更加高质量的电能成为了我国当前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 难题。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不仅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进 行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同时将电力工程技术合理地应用 到智能电网中,还能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效率和 供电质量。因此加大对智能电网和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 有助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 供更加优质的电能,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智能电网概述
        (一)概念
        智能电网,顾名思义是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型新电网。 智能电网在原本物理电网的基础上增强了科技性和自动化的系统 控制,不仅融合了现代的通讯技术,更结合了日益发展进步的计 算机控制技术,这些高科技的加入不仅使原始的物理电网更加具 有科技特征,更充分将用户对电力资源的强大需求满足程度达到 最高,并且保证了电能供应更加稳定、高效、环保、经济。
        (二)特点
        智能电网具有非常明显的三种特点,首先就是节约,我国人 均资源占有量低,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的发 展中心,传统的物理电网占地面积大,浪费资源多,而智能电网却 具有强大的节约资源的能力,较为适合我国发展情况;其次是智 能,智能电网的科技含量十分丰富,融合了时代进步的气息,不 仅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强化了出现故障时的解决效率; 第三就是耐久性,智能电网的架构相对来说强度更大,能够应付 各种恶劣天气,无论是季节变换还是环境变化,都相对传统物理电 网具有更良好的耐久度,能够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与持久。
        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一)智能化供电功能得以实现
        目前,智能电网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保障供电稳 定的基础上实现不同供电的调节,这主要是城市中所需 电力供应组分存在多样性,社会生产项目的不同也会使 得其对于电力的需求程度存在差异。电力工程技术在智 电网络中的应用可以建立起针对不同需求按需供电的供 电体系。例如,在电网中存在着对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 的供电渠道,在统一的大电网中供应两种不同的电力可 以最大程度地提升智能电网的经济价值,促进电网的高 速发展。
        (二)电能的质量得以优化
        电能质量的优化是现代电力工程技术重要部分之一,为了提升供应的电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电网中 的电能进行优化是必然的。在对电能进行优化的实际过 程中首先需要将电网中的电能按照质量的不同划分为不 同的等级,为后续的处理工作奠定基础。目前在电能质 量优化方面主要依靠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 源滤波技术等质量优化方法,主要是这些技术在实际应 用的过程中能够在降低电网供电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 地提升电网输送的电流的质量。
        (三)用电量的智能计算
        传统电网测量电量的方式主要是家庭电表,随着我 国人口的扩大,居民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逐年递增,传统 电网测量方式已经较为落后,容易出现耗时长、测量结 果不够准确等问题。相较于过去电力的测量方式,以电 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相结合的新型体系可以进一步推 动计量方法朝着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即以新电 力工程技术为基础,实现对于电费使用情况的实时查询 以及分段式的计算。该方式更加直观与简洁,免去了人工上门查询的繁琐操作,让客户更快速地了解到电量的 使用情况,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后续对于电力供应的管 理与电费的计算与缴纳也更加便捷。

智能计费技术的应 用直接关系到电网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居民日常的 用电情况,相较于传统的运行模式,智能计费技术的普 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在传统电量计算方式 中出现误差的概率。
        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一)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 最大化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对碳的排放量。智能电 网的使用就是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的。 而对于整个电网系统来说,在进行电能转化的时候存在着 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 术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特别是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 源发电技术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发转换效率更好的能源 转换器,从而为整个智能电网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能源, 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
        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需要确保有完善的电能质量等 级和评价标准体系,对于供电接口和用电接口的经济性 能进行充分地考虑,以实现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方面的 优化。与此同时,对于市场用电需求进行有效地分析, 从而保证供电与用电之间的平衡。此外,质量优化技术 的应用还包括对直流有源滤波器、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 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能 够大幅度提高供电电能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在减小供电 成本的基础上帮助电力企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直流输电技术仍然一直 被沿用。虽然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以交流电为主,但在 电网系统中进行电能的传输时,必须以直流电的形式进 行传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逆变技术来将直 流和交流电进行转换。为了更好地实现换流的操作,还 需要使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确保整个过程的更好完成。 目前在直流电传输的过程中,不管传输距离的远近,或者 是为山区等偏远地区进行传输,都可以使用高压直流输 电技术来完成。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今后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会被 应用到容量更大、距离更长的电网系统中,因此加大对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流输电网络中,这一技术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中央 处理技术和网络结构技术广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要想将柔性 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得更好,需要做好对电网结构和系统 的有效控制。这样能够实现对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进行有 效地隔离和清除,最终确保整个输电过程变得更加顺畅。 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使用中,需要将电力通信技术与 电力输电技术进行高效结合,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力信 息和控制信息进行有效地加工和处理,从而使得智能电 网能够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反应,最终通过采 取柔性操作避免电网出现过度的波动和变化,以保证输 电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促进智能电网的更好建设与发展, 需要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与智能电网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在技术上对智能电网系统发展和功能建设的有 效保障,最终加速电网建设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整个电力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意 义,在推动其发展的同时还能够提升供电的效率,保障智能化电网的正常运行。提升智能化电网的供电水平与 供电能力、使得电力供应系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民众对 于电力的需求等都是现代电力工程技术在高速发展过程 中的初衷,即将更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充分与智能电 网系统进行结合,进而推动城市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斌,王子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66+168.
        [2]余思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3):57.
        [3]钟鸣.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85-86.
        [4]吕国远.基于智能电网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分析[J].信息通信,2019(11):1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