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精细化管理即通过优化工作流程以及建立高效的工作系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工序之间多余的环节、提高各工序链接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想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抑或获取更高的利润,进行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措施。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项目施工阶段;应用分析
引言
工程施工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必须有效实施工程的质量监控,通过加强对施工者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时监控管理、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分阶段进行精细化管理等手段进行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工程质量,最终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住所的要求。
1、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对于整个工程建设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改革企业的思维方式,完善创新的精细管理模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引领市场的进步,特别是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如果能在精细化管理上投入更多精力,将赢得良好的声誉,获得更高的发展。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后,将成为其相关建筑企业项目的核心,将阐述管理精髓,文化精髓,智慧精髓的技术运用到工程行业的实际建设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工程建设。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把握建筑工程企业优良素质的特点,处理零缺陷质量与建筑物的关系,以高质量高标准的体系建设为核心发展目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品牌影响。
2、工程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2.1从最原始的准备阶段缺乏管理
工程施工决策和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人员部署、设备、材料和勘探等方面的管理都是其包含的内容。此外,还包括成本控制、施工计划、技术披露等。在实际建设中,建设单位的管理工作更多的投入到建设环节上,所以,建设单位投入在前期的管理工作很少,从而影响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2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不到位
施工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现场管理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管理项目无法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并且很多施工人员过度依赖自身施工经验,在没有与人沟通情况下,变更设计方案。另外还有没有落实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沟通不到位、设备、设施不到位问题。
2.3环境问题
工程项目的施工空间有限、工程工期紧张,而且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城市的地下空间进行施工,这样一来就会对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或者是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与破坏;一方面,工程施工可能会引发噪声、扬尘等污染,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因为尘土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引发施工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另一方面,施工建设虽然是一项公益性的建筑工程,但是在这其中很有可能会涉及一些个人方面的利益,这样就会出现甚至激化某些矛盾,从而影响施工周期,还有可能增加施工成本
2.4安全管理问题
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有一部分施工单位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在如今的工程施工中,虽然施工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却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导致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规范性与标准性的操作,尤其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还会受到施工环境、施工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
3、精细化管理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分析
3.1注重智能化项目施工科学组织,增进多方协调与沟通
从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系统性来看,做好项目施工管理的科学组织、全面分析、梳理业主需求,并以系统规划为导向,优化智能化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从技术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上,要确保建筑智能化项目各模块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确保各模块系统与系统设计需求相统一。同时,依照各项智能化工程施工规范,细化作业流程,明确智能化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对各项工序施工要点进行动态管控,确保智能化项目施工有序、稳定进行。
建筑智能化项目施工存在交叉,要摈弃单向子系统承包施工管理理念,围绕总承包项目管理总目标,对各子系统进行科学组织与管理,确保各子系统施工中建设单位、工程建立单位、总承包单位、单向系统施工单位间的多向沟通与协调。如在前期土建施工中,要结合智能化系统设计要求预留管道,对各数据中心、设备箱体位置及用电需求进行预置,确保后续施工与智能化系统的良好匹配。
3.2施工合同管理
采用精细化理念实施施工合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进一步降低合同管理中出现的争议问题、滞后问题、技术纠纷问题等;②工程管理人员需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全程跟踪以及整体评价,将各个责任问题进行有效整理并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违约等情况的发生;③加强承包商的法律及安全意识,促使承包商相关人员能够按照规定及要求完成合同所提到的所有工作内容;④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合同管理小组,专项负责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合同归档及整理等工作,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其定期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在不断优化改进中提升施工合同管理水平。
3.3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三级验收”的质量检验措施,使工序得到有效控制,保证质量控制有序开展。在实际检查验收过程中,应当全面记录,及时反馈相关质量问题,施工人员结合具体问题展开研究与制定处理方案,当反馈问题得到解决后在进行下个环节的检查验收。质量检验的自检工作由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及专检工作有项目部组织实施、复检工作由项目部完成,质量问题处理后向监理人员申请验收,与此同时提交相关的检验记录与问题解决情况。没有将问题解决的工程验收,不能算作合格,只有当前工序达到验收合格的要求,才能进行接下来一道工序的施工验收,这样才能使各工序都能够达到质量要求。进入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培训各构筑物的构造形式与具体位置,以及实施有效的放线测量工作,尤其对导线点进行测量核准,保证后续施工有效,与设计要求一致。具体建设中,有效控制路基中线,把控好桥涵构筑物的技术参数,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指标处于标准范围内。针对这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联合监理人员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调整,严禁将隐患留给后续施工。质量管控还需制定系统化、标准化的技术方案与规范,提高质量控制的标准,并且结合图纸与控制标准建立技术交底制度,使实际施工能够符合技术要求,促进达到质量目标。以混凝土施工为例,在正式浇筑前需要对模板工程进行检查,检验模板安装的偏差问题、稳定性问题、拼缝处理问题、垂直度问题等等,这些关键点符合要求并通过监理审核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实际浇筑时,有效控制浇筑流程、浇筑温度、浇筑操作的细节等,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3.4 建立安全管控责任体系
安全不仅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管理目标,也是建设施工中进行一些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所以,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控责任体系。在实际建设安全管控责任体系时 ,需要从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层入手,明确管理层具备的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落实与融入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应明确相关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责任和具备的权利,以此确保施工的效率,安全地完成施工。
3.5明确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科学管理理念,确保施工总体目标的达成
建筑智能化项目施工管理首先要明确科学理念,认识到智能化项目施工的重要性,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及操作规程,把控现场施工质量。一方面,施工管控人员要亲临现场,对建筑施工要求与智能化项目施工内容进行现场优化和改进,提升智能化项目施工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要积极与项目设计人员、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多向沟通,立足智能化项目施工总目标,对各项管线、设施设备、系统集成方案进行落实,确保符合施工标准。最后,施工管控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特别是从智能化系统复杂性、综合性、学科交叉性上,积极总结施工管理经验,及时处理和化解施工中的问题,促进建筑智能化项目施工保质保量获得预期。
结束语
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根据不断发生变化的施工来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模式还不够完善,实践中应当积极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建设提供更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杨怀金.建筑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探寻[J].管理观察,2018(28):17-18.
[2]刁丙超.基于BIM的施工方项目管理实施流程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8.
[3]刘祖雄.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材料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4]徐小章.MB铁路建设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5]付海华.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