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黄梁锋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黄梁锋
[导读]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逐步提升,建筑行业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在施工过程中不加以重视,必定会留下安全隐患,易引发渗漏事故。
        广西城市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逐步提升,建筑行业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在施工过程中不加以重视,必定会留下安全隐患,易引发渗漏事故。本文立足于当前防水防渗施工现状,阐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要性,探讨常见问题,分析施工过程中渗漏的主要原因,力求做高质量的建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水防渗;
        引言
        近些年,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虽然提升了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但也有很多问题随之而来,其中渗水、漏水一直是建筑工程中最普遍的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实用性,缩短使用年限,还可能会对管道设施或电路设施有一定的损伤,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的防水防渗工程。
        1 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常见于接触水频繁、空气湿度、温差较大的区域。防水工程设计须充分考虑各区域及地下环境多方面因素,针对性设计防水做法。从设计到施工任何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隐患,就会导致渗漏现象发生且难以彻底解决或弥补。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要求,防水材料的品牌质量须严格验收,注重成品保护。目前从我国建筑工程的基本现状来看,建筑工程结构渗漏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造成工程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主体施工渗漏占比45%,由此可见控制防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新型的防水防渗技术,结合相应的新型防水材料,避免侵蚀和渗漏现象的发生,是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的最关键技术。
        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渗漏现象,会极大的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渗漏部位
        2.1 外墙和屋面
        外墙、屋面是最容易、最普遍发生渗水、漏水现象的部位。由于外墙长期裸露在外,一直受到外界环境侵蚀,使得一些缺陷部位的建筑防水材料过早丧失了相应性能,出现防水功能较弱的墙体。外墙渗漏主要发生在装饰面层破坏后外门窗及周边渗水、外立面细部构造渗水、屋面保护层开裂防水老化导致外墙渗水、螺杆眼渗漏、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交界处渗漏。
        2.2 地下室
        地下室结构结构复杂,工序繁琐,由于地下室外墙长期处于被挤压、侵蚀状态,所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关键所在。地下室外墙多为混凝土连续墙,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体积收缩造成墙体出现竖向裂隙(裂缝)较多,导致结构自防水产生缺陷。设计对地下室外墙周边土方回填及后期室外回填土体内渗入过量雨水造成连续墙侧压力较大等情况考虑不周,造成连续墙出现裂隙或裂缝,导致渗漏。设计要求留设的施工缝部位二次浇筑混凝土时未按要求进行界面处理,造成缝内夹渣、胶凝材料流失、干缩裂缝等现象形成防水薄弱点,导致渗漏。
        2.3 厕浴间
        在建筑工程的房屋建设中,由于厕浴间自身功能特性的原因,厕浴间是与水接触最多的地方,通常在厕浴间里管道铺设会比较多,管道渗漏是厕浴间渗漏最常见的原因。一旦发生破损就会造成大面积渗漏,一般发生在上下管道接口处。主要是防水材料选择不当,防水材料与管道铺设的地方无法完全封堵。经过长时间的消磨、热胀冷缩就会形成缝隙,从而造成渗漏。防水设计等级达不到标准,从而造成渗漏。
        3 引起建筑工程中渗漏的主要原因
        3.1 设计问题
        工程项目设计是指导工程具体实施的指南,在整个建筑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关人员在设计建筑时没有重视房屋渗漏方面的问题,则会导致渗漏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工程设计方面,应严格遵守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且对可能产生的泄露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具体方案,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2 材料问题
        影响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效果主要有两个因素———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材料选择。材料作为防水工程的根本,决定着该建筑物能否有效的阻隔外来的雨水或地下水。因此防水材料的好坏与防水效果密不可分。建筑物一旦漏水,就会减少其使用寿命,也会失去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防水材料的种类非常多,很多不良建筑商为了节省成本从中获取利益,就会选择用低级防水材料,这些材料在初期使用时感觉不出与质量好的材料有什么不同,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显示其劣质的因素。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减少费用支出,在质量把控方面缺乏严格的管控系统,致使很多的劣质材料出现在建筑工程中,一旦使用防水较差的材质,就会导致渗漏现象的发生。还有一些没经过实际建筑验证与使用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问题,但是当遇到外界实际环境的考验,就会出现问题。如果防水材料使用不当,在建筑后续的工程当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3.3 施工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中施工环节是造成渗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疏忽或者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渗漏问题一直层出不穷,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防水方面。而大多数施工企业对防水施工人员队伍的资质没有健全的审查考评制度,导致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的施工意识和安全理念。
        4 主要的防水防渗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4.1 外墙技术及其应用
        针对外墙出现渗漏情况的情况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在进行外墙防渗防水施工技术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外墙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执行,排除各种外墙渗透存在的隐患,杜绝不规范操作的情况。
        (2)施工完成时,及时检查外墙表面是否有遗留的孔洞,及时修复,彻底根除渗漏问题的隐患。
        (3)多留意外墙连接处的施工,保证重要的接茬部位不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
        4.2 屋面技术及其应用
        有组织排水是当前屋面防水防渗设计经常使用的方法,一般采用混凝土导墙技术处理屋面墙底部,来保证屋面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且按照防水材料选材标准选择屋面防水材料。应用屋面设备安装技术时,选择最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同时提升屋面防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现浇女儿墙上留置防水卷材收头凹槽,出屋面烟道混凝土反坎随屋面一次浇筑成型。
        4.3 地下室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用于预防和处理各种地下管道渗水漏水等问题的技术,在地下室施工的同时,应及时排除混凝土出现的裂缝,不断的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且应特别注意套管施工工程,为安全管道运输营造良好的环境。在防水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本身具备能够隔离地下室的内部结构的保护功能,使其技术在地下室防水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正负零以下迎水面外墙采用止水螺杆,结构墙体蜂窝麻面及小孔洞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平整。砂浆封堵密实,避免严重开裂。封堵完后外侧使用具有抗裂纤维的砂浆进行封堵。
        4.4 厨卫技术及其应用
        厨卫是多水房间,如果排水不当极易造成积水,导致渗水漏水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应用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以下四点:
        (1)在选材上,严格把好质量关,审查相关防水材料的合格证、质检报告、复试报告等相关证书,施工结束后及时对防水管道和地面排水进行通球试验和闭水试验,从根源上避免渗漏出现。
        (2)需要合理的设置厨房和卫生间的高度差,确保装修后低于其他房间20毫米以上,且根据不同需求对建筑实行放坡处理,处理原则以地漏低于相邻平面10毫米为最佳,坡向地漏位置,混凝土反坎与结构一次浇筑成型。
        (3)在厨房、卫生间施工处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在地面上打眼,以免破坏管线和防水层,在上下水施工时也应特别注意预留出孔洞,且在预留孔洞安装套管,且在套管连接处用防水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4)在卫生间淋浴区域应保证1.8米范围以下的墙面均有防水层,且应采用聚氨酯材料做防水层,涂料的厚度和设计要求相一致,在地面施工结束后,及时做泼水相关的试验,确定流水坡度的准确性,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4.5 防渗漏措施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漏主要用填塞堵漏法和化学灌浆法。优化建筑防水设计方案。
        (1)填塞堵漏法可在潮湿的工作面上施工,主要用速凝砂浆,既有经济性,施工又方便。而对于水压不大的表面或者施工后的补充防水可以选用防水砂浆进行抹面。
        (2)化学灌浆法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预聚体,当它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后,体积膨胀,可以使浆料渗透进任何裂缝处,无论漏水途径明确与否,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堵漏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作为施工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充分的掌握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价值与意义,结合具体施工要求,选择适应的防水技术。此外,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岗位管理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升防水防渗效果,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振.分析房屋建筑渗水漏水原因及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江西建材,2018(2):91-92.
        [2]王青松.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29):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