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环境可以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在传统发展过程中,其一直作为城市污染的收纳系统,以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衍生问题。本文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入手,深入开展分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策略,改善城市环境,降低对农村环境产生的污染,以促使我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污染;
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逐渐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控制的重视力度,降低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多种原因影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生活垃圾增多,严重影响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甚至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一)农村牲畜家禽产生的污染
现阶段农村大部分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饲养大量的家禽与牲畜,在养殖过程中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农业中多数选择化学肥料,对牲畜家禽的粪便应用较少,进而对环境产污染,随意堆放的粪便还可能对水源产生污染,引起细菌滋生,降低农村环境质量。
(二)日常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
日常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也是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问题,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现阶段农村生活用水增加,并且由于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造成现阶段大量的污水未能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较为严重,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
(三)农村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
农村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对环境的破坏较为明显,甚至产生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例如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自身的经济因素、技术因素限制,难以解决自身的污染问题,直接进行污染排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最终限制我国环境的发展。
(四)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近年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越发明显,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如农业中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因素造成的污染,直接影响生态平衡。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每年农业消耗的农药超过150万吨,其中只有50万吨的农药被利用,其余农药则进入土壤、水源以及农业产品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一)打造全新的农村生态系统结构
现阶段,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全面创新,打造全新的生态体系,遵循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污染治理,全面推广新模式,深入分析现有的经济结构,建立更符合要求的经济全体系,实现农村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降低资源的消耗,例如可以提升农家肥的使用占比,降低化肥的使用,既解决了农村家禽牲畜养殖产生的污染,又降低了化肥成本,实现共赢。积极发展现代化农村生态系统,优化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适应新时代发展。
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提升城市污染的处理力度,尤其是现阶段农村部分污染来自城市,通过合理的优化有助于农村环境得到改善,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2]。
(二)提升人们的污水处理意识
污水是现阶段农村中最为常见的污染,严重影响现阶段的农村环境质量,因此应促使现阶段人们提升污水处理意识,合理对污水进行控制,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优化现阶段的整个体系,加强处理力度,从根本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加强宣传力度,积极针对水污染问题开展宣传,提升农村群体的环保意识,例如可以向人们定期开展宣传活动,讲解污水问题与环境破坏产生的危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主动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出教育渗透的优势,针对农村居民的行为习惯开展引导,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控制,实现环保的生活。
(三)合理控制农村乡镇企业污染
全面对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进行控制,严格开展管理,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必须严格禁止生产,要求其按时整改,合理开展布局,实现综合的治理,以避免现阶段农村污染加重。环保部门应全面开展监控,严格对农村城镇企业开展审查,由政府牵头积极改造,创新现有的技术,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全面开展企业规划,制定完善的制度,以满足当前的环境发展要求。进一步探索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模式,将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集中处理,给予企业良好的支持,促使企业自身形成环保理念,主动开展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以此来应对新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政府还应对企业开展合理的引导,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打造全新的经济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
(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在发展中农业产生的污染也是农村污染的重点,因此应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模式,以生态的理念降低农业污染,如农药、化肥、农膜等污染,可以积极构建精细化生产模式,全面研发新技术,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如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土壤进行测量,检测土壤自身的活性,为农民选择最合理的种植生产技术,尽可能选择天然的肥料,降低污染类肥料的应用,以缓解现阶段的农村污染。制定完善的农药生产使用标准,尽可能降低其负面污染,向农村居民宣传生态种植与管理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高污染、低生产的方式,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促使现阶段的农村实现生态化发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适应新时代。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生态环保理念的渗透,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化农村的发展模式,注重资源的节约,合理运用现阶段的方法创新,解决农村的污染问题,从农业生产、环保宣传、生态模式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创新,制定完善的创新计划,强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开展环境保护,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颖霞.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4(08):45+47.
[2]王学文,曹少飞,王慧娟.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14(06):58-60.
[3]吴兵,刘艳君,包丽艳.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34(1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