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当今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我国属于一个人均占有量比较少的国家。这就对于我们灌区管理提出了挑战,灌区管理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电脑信息化自动化的控制。想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就必须重视灌区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的研究力度。本文从信息化自动化控制对于灌区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简单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灌区信息自动控制化的建设现状,对什么是灌区信息化,什么是自动化控制,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又是什么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指出了在我国目前灌区建设中的一些不足,通过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灌区建设;信息化自动控制;分析与思考
国家在发展的同时,也同时在面临着一些问题。我国灌区建设的发展想要从传统型水利向当今科技智能化型水利的转变,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想要实现灌区的设置最优,能够高效的进行水资源的调度利用,完成统一性管理,必须加快加强信息化,自动化的建设脚步。只要灌区信息自动化建设水平稳步提高,那么灌区管理的水平就自然而然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也会提高。同时也帮助国家在这个方面上减少了开支。通过采集各区域的水资源情况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传输和处理。更新完善灌区信息数据库,更加有效的对于灌区的技术进行监督。对于灌溉的程度进行合理的把控,对于水资源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只有完成完善这些方面,才能对于灌区的发展和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为水利行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1】。
一、信息化,自动化的控制是灌区的建设目标
信息化自动化的控制,科学合理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管理是我们水利行业建设发展的最终目的。要想实现灌区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目标,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先进的数据传输手段。通过这些高科技来支撑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数据存储管理的数据库。并且通过这个基础的支撑,利用庞大的网络以及可靠的通信传输系统全面科学的对整个灌区进行管理。这种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对于水资源的使用达到十分合理的地步,能最大化的提高它的使用效率。也为更好的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促进灌区管理技术的发展,管理系统的完备完善。同时,在更好的对环境进行保护上也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二、灌区目前信息化自动控制的现状分析
1、信息化意识的缺失,信息的传播方式较单一
虽然我国的灌区建设整个来看的话,还是比价先进合理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深入的研究分析的话,就会看到我国的灌区建设管理十分的不合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就拿南北方灌区而言,在我国的南方某些山区。他们的信息传输方式一直遵循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单一,传递效率也是非常的低。他们只是简单的针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最近水源情况做出简单的判断,通过报纸或者是电话来传递信息。这些方式的效率都是十分的低,完全满足不了生活生产的需要。不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就立马将问题解决,导致了问题的不断扩大恶化。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存在的问题比南方山区要严重的多【2】。我国的西部地区虽然有着黄河能够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但是与广阔的面积相比。这些水资源是远远不够。西部地区大量采用简单粗暴的引流灌溉方式造成了水资源大量的损失浪费。为此,对于信息化意识的提高刻不容缓。只有当管理人员有着先进的意识和很好的技术水平,那么我国的灌区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2、信息采集匮乏,建设缺少合理规划
想要实现信息化,首先我们必须做到能够收集到大量的有用的信息。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灌区建设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匮乏的数据采集点无法帮助我们获得大量的信息,这就对我们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困难。因此,我们不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到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当时的水资源情况。只是依靠长久积累下的经验来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措施。这样也就往往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造成植物长势不好。以上情况的发生,都是缺失前瞻性的规划所导致的。在灌区建设的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的标准和规划。导致灌区之间的信息无法快速的分享【3】。形成了信息传递的屏障。相关系统无法进行联网导致水闸重复开关,大量的水资源就此浪费。此外,用水系统,收集雨水系统和调控开关闸控制系统之间没有进行统一化的管理,无法对硬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三、灌区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1、对于灌区建设投入不足
任何项目想要取得一定的效果,前期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灌区建设资金投入太少,导致了它整个运营系统不能发挥我们所要求达到的目的。现在还有一些灌区设备不先进,比如缺少数据采集设备,监控管理设备和智能化的控制闸门的设备等等。这些就对于我们在灌区的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也造成了较大的浪费。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首要的就是购买安装先进的管理设备,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数据采集管理处理系统,加大加快灌区信息化控制建设的脚步。当然,面的大量资金的注入。设计人员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浪费。
2、灌区缺少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
在灌区的信息化自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缺少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综合型的技术人才。有些技术人员只是对于灌溉的管理有所了解,但是对于计算机等智能设备缺少一定的了解,甚至是一点都不了解【4】。这就导致了技术人员之间的配合存在断层的联系,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准确的判断问题的种类,不能进行高效的交流导致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这些对于灌区地建设发展上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面对这些产生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加大综合型人才的引进。开出优厚的条件,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只有人才多了,设备先进了。灌区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以上所谈,都是灌区信息化控制建设的基础,我们只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将基础打牢固才能够满足一些标准更高的要求。最后,灌区信息化控制建设的成功还是失败。不仅取决于基础建设,灌区后期的管理运营也十分重要,后期的管理好坏由是否拥有一批复合型人才的支撑。所以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扩大人才的储备量,以便满足灌区的建设发展。
四、结语
以上所谈种种,都是在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在灌区建设中所要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化自动控制的灌区是我们所需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发展,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之一。只有当灌区实现了信息化自动控制,我国的水利建设才能朝着更现代化更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在设备等硬件措施,软件等管理人才上加大投入力度,在灌区的建设管理上也得下足功夫,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促进灌区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孙文军.浅议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水利水电.2018,(17):40-41.
[2]冉俊林,温俊峰.大型灌区信息化研究[J].水利电力.2019:192-195.
[3]周亮,徐建刚,孙东琪,倪天华,淮河流域灌溉特征解析及分类控制[J].环境科学,2018, 34(2):547- 553.
[4] 高超,陈实,翟建青,张正涛,刘青.淮河流域信息化控制管理[J].水 科学进展,2016, 25(1): 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