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中心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当前市场上各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事业单位间竞争规模愈加庞大。在此环境下,事业单位要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树立起先进管理理念,采取有效方法实施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其潜能。只有合理挖掘员工潜能,解决当前存在的不足,才能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了解其当前存在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推动经济管理法高效应用,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与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是相符的。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方法;存在问题;措施
当前在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重要的部分,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实力,事业单位需充分利用自身内部人力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取得发展。对此,事业单位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中经济管理重要性,借助经济计量和模式统计等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显著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做好今后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安排。
1.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法概述
从整体上看,人力资源经济主要包含五项重要内容,即人力资源投资分析、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人力资源收益分析和人力资源决策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内容,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改善,及时找到存在不足,提出合理建议改善。
与一般类型企业不同,事业单位主要目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在日常运转中会利用国有资源,开展各个领域活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下,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利用经济方法作为管理工具,可以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职能,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同时,利于事业单位内部更加和谐、凝聚,实现更加顺畅的运转[1]。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2.1招聘模式缺乏科学性
事业单位运作中,其人才补充和积累的主要方式就是招聘。因此招聘的形式、质量,会对今后单位的人才队伍素质产生直接影响。当前,主要采取的招聘方式就是行政化手段,通过考试和选调来招聘人才。这种渠道有自身局限性,往往招聘的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虽然保证了知识水平和能力,但由于招聘中面向人群较少,因此新鲜血液不足。很多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直接选择任命单位中资历较久员工,而其专业的管理知识不足,无法有效开展招聘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难以建立起高素质人才库,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
2.2福利机制、约束机制不完善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绩效、激励机制方面,其制度制定往往比较死板,或者依然采用传统薪酬制度。这种制度一大特点,就是其奖惩制度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难以发挥其实际激励效果,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会降低其工作效率。与私企、外企等相比,事业单位福利制度并不占优势,会加大人才流失。此外就是事业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缺失,其管理不够严格,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存在懈怠,且无专人负责监管,导致事业单位工作效率降低[2]。
2.3人才培育体系不完善
作为事业单位发展中重要资源,人才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优质人才资源队伍可以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但受招聘、福利等机制影响,事业单位在人才吸引力方面不断下降,其内部工作中员工之间也缺乏竞争,很多人工作积极性不足。这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关,对员工的激励好培育不足,没有及时做好对吸纳人才的培育工作,导致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责任感不足,难以建立起优质的人才队伍。
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虽然经济发展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深入开展,但难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现代化建设。
3.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集成管理方式。应用集成管理,将其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将内外部资源作为发展基础,通过优势互补、整体优化等手段,实现聚集放大。在集成对象中,事业单位和员工有效连接并收益,可以稳定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新时代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其管理对象发生转变,从资本价值转为无形生产要素。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运作中,知识产生的作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知识生产要素成为重要要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当重视信息储存,利用互联网积累知识,优化构建知识的形式,促进人力资源创新,使事业单位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其战略模式向全球传略模式发展。在其发展中,事业单位战略管理中,需要思考企业发展全局观念、规划发展方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下,人力资源管理变化巨大,在愈发激烈的是从竞争中,企业要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依据自身条件、市场环境变化等,转变企业战略模式,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3]。
4.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方法应用
4.1建立合理招聘机制
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现状下,招聘机制不合理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作为首要环节,其工作质量关系着后续管理的开展。因此需调整、完善招聘机制,根据市场上人力资源现状,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站在长远角度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可以聘请专业人力资源专家进行分析,为招聘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还要培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使其掌握专业知识,顺利开展招聘,吸纳具有良好素质水平的新员工。此外,也要注重扩大招聘渠道,除了与高校合作外,还可录用内部经验丰富人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满足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4.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一般主要是两方面内容,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制度就是要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根据员工绩效、岗位等合理分配薪酬,在此基础上参照日常工作表现适当奖励员工。精神激励方面,事业单位需创建良好的内部文化,使员工能够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加强其认同感和责任感。在人性化管理下,推动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因此还需合理创新绩效管理模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模块,绩效考核、薪酬制度的应用,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作用。因此需合理创新绩效管理模式。考核方面,要更加注重动态管理,而不只是结果,即关注员工工作的过程和状态。同时要保证绩效考核指标设立的科学性,实现公平合理考核[4]。
4.3完善薪酬分配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做好经济数据,评估单位中员工的个人价值,保障员工和单位的利益。在对员工价值的有效计量下,完善单位薪酬分配管理系统。该过程中,需保障员工基本薪酬,保障其归属感。然后依据员工具体工作状况,制定合理薪酬。在薪酬分配中,对于工期较短的员工要避免成本投入过多,否则员工离职会造成较大损失。薪酬分配管理系统的设立,可以在运营中约束和保护单位员工,推动事业单位发展[5]。
4.4加强人才培育
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重要要素,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人才的培育。一方面在选拔过程中,要严格考核个人素质。另一方面要落实好员工定期培训工作,从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加强培育,提升管理人员水平。可以为其创造外出学习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管理人员要善于总结问题和经验,不断加强素质管理。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中,经济管理方法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要全面认识当前管理中存在问题,完善单位招聘机制、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成效,为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长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民商,2020,(1):128.
[2]徐洪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J].黑龙江科学,2020,11(5):116-117.
[3]乔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9,(34):230.
[4]张其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J].中国民商,2020,(2):155.
[5]王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探讨[J].财经界,2019,(3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