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大幅提高,饮用水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水质较差容易引起很多疾病,比如结石,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水硬度,水硬度超标就容易引发结石,而造成水硬度指数超标的原因多种多样,就比如产地的地形地貌、周边的工业污染排放等等。同时,为了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更应当对于水质采样的检测任务重视起来。本文就环境监测水质采样的部分内容进行探讨,并且对于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黔东南州地区的水质和其地形地貌密不可分,黔东南州的地势属于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就是因为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层长时间地溶蚀沉淀和侵害淤积,再加上重力因素导致崩塌堆积从而形成的一种地貌。长期下来形成了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而地下水与地表水长期侵蚀可溶性岩石,就会导致水中的钙含量大幅度增高,进一步导致水硬度指标提高,长期饮用对人体有害。同样的道理,此地区水中的镁离子含量也比较高。
一、关于水质采样重要性的简要分析
在环境监测水质采样的一系列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对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包括设备仪器精确程度、采样的步骤以及采样人员的专业知识等等。开展环境监测相关工作是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改变方向地重要途径,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的一部分,水质采样可以精准监测出环境中的水质变化,从而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内容的完整性,为其提供水质方面的相关有效数据。
二、环境监测水质采样的整体简要分析
对于水质监测来说,前期环境监测部分十分必要。影响一个地区水质质量的形成是以此地区的形地貌为根本,很多其他因素共同直接或间接潜移默化下的结果。在水质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应当对这一地区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具备应有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为了尽快得到采样结果并且避免突发情况带来的监测影响,采样人员操作经验必须比较丰富,学习积累采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紧急情况。
采样作业是水质监测的主要数据来源,它真实有效、具有说服力,为了保证采样数据本身的精确度以及真实性,我们要采用科学的手段来提高水质采样的质量管理水准,准确监测采样数据可以成为环境管理部门用来拟定环境治理方案的科学根据,因此相关监测单位要从根本上重视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工作如果不及时进行创新,就很容易受到传统监测理念和监测模式的制约,长期以往,就容易使水质采样的质量得不到提升,也进一步影响环境监测。所以,在以后的水质采样工作中,应当努力对监测模式和相关工艺进行革新改变,争取逐步缩小水质采样结果产生的相关数据误差,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只有获取到精准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才能使环境治理保护的相关工程顺利开展。
三、水质采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水质采样过程中设备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水质采样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直接影响到了水质采样的质量。在真正的采样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现场是水质的温度、PH值等一系列属性进行测量,这就需要我们使用较为精准专业的设备。由于精度的高要求,在使用之前应当准确校准,使用后也要及时保养,按时维修。设备如果长时间不保养就会出现老化折损现象,在之后的测量中就会出现测量不准的问题,从而对接下来的后续工作产生更大的影响。
2、水质采样过程中样品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水质采样过程结束后,我们要格外重视水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环节,这也是影响这次采样过程质量的因素之一。在对监测区域进行样品采集后,要及时在样品中添加固定剂,从而对样品起到保护稳定的作用。如果没有采取这一操作,就会导致样品收到外界因素影响,样品的一些参数发生了改变,哪怕是微小的失真,也会导致水质采样过程失去准确的可参考性。
3、水质采样监测点的设立
在水质采样过程中,设立一个合理且合适的监测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监测点所在区域是否合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水质采样最终的质量。在水质采样过程中,监测点的设立经常不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通常这种情况在对地表水的监测过程中最为明显,部分监测人员为了更快交差,随意设立监测点,这一现象会导致所得到的样品根本不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此地区的水质情况,从根源上就不具有客观准确性。
四、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
1、规范水质采样过程
操作人员是否依照着规范来进行水样采集工作对于采集到的样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是否规范也影响着水质采样结果的精准程度。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参与监测的工作人员具有应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比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水质的采样过程中要依照着相应规范来进行操作,并且及时分析现场操作环境的外界因素,把外界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尽可能降低。相关单位应该重视对于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一注重职业技能水平是否过关,在采样现场应当对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了如指掌,第二要注重操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思想,要有控制质量的相关意识,尽量避免错误的操作行为。
2、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
我们要规范操作人员的采样工作,除此之外,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也要及时监管操作人员的采样工作,前期要对采样现场提前检查,尤其是黔东南州这种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多变的地区,更容易产生环境对于样品的二次影响,之后要审查采样观察点的设立原因是否合理,还要依据采样场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样品储存和运输方案,一切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提出方案。同时采样的操作人员也要及时根据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其他突发状况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样品运输和储存中的质量控制
样品放置时间久了容易因为各种外界因素产生参数的影响,所以不仅在采样时对于不同监测项目的样品要结合实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法,在水样采集结束后,也要做好结束工作,添加对于的固定剂,包装好采集到的水样,按照不同类别进行收纳整合,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减震材料对样品进行装箱,避免运输过程对样品产生影响。其次,也要注意避光避热,高温和阳光照射都会使样品中的化学物质改变性质,如果采样时间在比较冷的秋冬季节,也要进行保温措施,避免样品容器因为过冷引起损坏破裂。
4、注重对设备的管理维护
水质采样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相关设备对于监测产生的结果是很重要的,所以应当重视相关仪器设备,使用前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校准,水样采集后应当及时清理监测设备,避免对以后的采样过程产生影响,同时也减小了折损率和老化程度,并且要按时保养监测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五、总结
采样的质量关系着环境监测的直接成果,所有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必须严苛地控制水质采样的质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生的影响,保障监测成果的精确性和真实有效性。首先相关部门可以采用具体措施强化水资源的多方面利用以及开发监测程度。对于水资源污染问题,及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努力保护人民饮水安全。同时人们也要减少饮用高硬度水,加强饮用水卫生和安全常识知识普及的力度,尽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清除因分散供水而引发的污染隐患,保护水资源,保障百姓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丁世军.黔东南州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A].中国水运
[2]伍昌维,周游,叶曼莉.黔东南地区地质与水质关系调查探究[B].山东化工
[3]秦伟.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