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邹迪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现实课题。
        身份证号码:41022319900517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现实课题。以高职电气类专业课“水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中“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这一任务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探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式以及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引言
        高职学校本身就是想让学生在学校内学习一些专业的技能,便于在毕业后更好就业,这就导致一些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的学生的兴趣以及一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让高职课堂教学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加之一些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比较有限,他们对新教学理念的理解学习不够,致使各种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最后导致高职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对此,高职教师需要进一步理解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各科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加强学生相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培养,尽可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
        1目前高职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主要依赖于教材
        高职学校课堂教学实施的目的主要是想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当今社会需要的相关专业技能,便于学生毕业后更能适应各个岗位的要求。研究发现,当今高职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还是来源于教材,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创新较少,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学到的贴合当今社会实际的知识和技能较少,他们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吸收也不够系统、全面。这就容易导致许多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完全适应岗位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些学生在毕业后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跨专业就业。这就需要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调查分析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并对教材中的一些专业知识进行拓展丰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社会适应性。
        1.2缺乏趣味性、情境性
        研究发现,当前的高职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展开教学主要还是通过以前的教师教授相关专业知识或示范一些专业技能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学习的形式,对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应用较少,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活力,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甚至出现了教师在教室前面讲课,学生在座位上玩手机或干其他事情等现象,最终导致学生不想学,对上课产生一种厌恶情绪,致使高职课堂教学的质量一直提不起来。对此,高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1.3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目前的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较少,促使他们在教学中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其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对此,高职教师需要合理划分课堂教学时间,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应用一些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促进其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2高职课堂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2.1学生为本,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生为本的教学观越来越受各阶段、各学科教师的重视,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需要出发,开展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要想从信息化视角对高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高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并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发出的互动及时地给予正面的反馈,充分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日常的高职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实际了解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制定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案。并在各个环节预先设置一些提问,便于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主动向学生进行提问,发起师生互动。然后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某一个专业知识点后留下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鼓励其将自己不懂的内容提出来。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直接在课堂上对这一内容进行引导、重复,或者引导其将其标注出来,便于课后教师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解答。
        2.2科学规划设计,找准信息化教学方向
        对标信息化教学实施基本要素,在梳理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制订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分层推进、有效培育的整体思路,明确分年度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任务,有组织、有步骤地建设、试点、推广。通过专题研究,提出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以国家职业教育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为引领,规划建设院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投入资金,统一指导,稳步推进.
        2.3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要想在高职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传统的课堂讲授转变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如: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以高职某一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整理一些有关教学内容的情景图片、音频或实际案例,便于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2.4联系社会实际,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高职学校的学生即将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具专业性和社会适应性,而单单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到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然后根据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拓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理解学习更加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促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降低其就业难度。
        结语
        总而言之,转变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和形式,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导向有效开展高职学校课堂教学适应了当今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内容主要依赖于教材,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强,以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导致高职学校课堂教学的质量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实践活动等措施,确保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提高其实际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兰先芳.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向:信息化的视角[J].高教论坛,2014(12):117-120+123.
        [2]邢琳琳.高职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5):124,85.
        [3]孟姗姗.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8):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