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广西 530005
摘要:城市的发展得益于成熟的基础系统,建筑工程则是整个基础建设领域尤为关键的部分,施工质量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石。在建筑施工以及后续使用中,质量检测是确保整体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回弹法和钻芯法为基本分析对象,探讨两者在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基本特点以及具体流程,并总结实际应用中的发展相关性趋势,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回弹法;测试
1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应用
回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不会破坏结构的完整性,其具备测试效率高、操作便捷的基本特点,是混凝土匀质性检测中最为关键的手段。此方法适用范围较广,但依然存在局限之处,特别是在混凝土内外部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所得结果的误差相对较大。钻芯法会对结构造成微弱的损伤,通过对芯样的分析明确强度情况,更为准确地反映出混凝土内部情况,精度高于回弹法,但处理不当时容易对工程结构造成影响,且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总体上,回弹法在普通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更具可行性,但在结构内外部质量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将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若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超过80MPa,则基于钻芯法检测更为可行。
2 回弹法检测相关问题
2.1 混凝土检测状态
建筑混凝土作为最为关键的材料之一,若性能不满足要求,当混凝土达到硬化状态后则容易形成大量游离物质,从而引发混凝土开裂现象,不利于保证工程整体质量[2]。从混凝土破坏机制的角度来看,方向与时间都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仅凭回弹仪显然无法准确掌握实际情况。对此,在回弹法检测过程中,首要前提便是混凝土满足质量标准。此外,若结构表面存在缺陷,也会对所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回弹法检测工作中,需选择平整度较好的混凝土结构。
2.2 测区选择
遵循操作规范,在合适位置确定测区,需满足彼此间距<2m的要求,且要考虑到测区与施工缝边缘的位置关系,二者的间距应在0.2~0.5m。回弹仪是重要的检测设备,因此,所选择的测区需要满足回弹仪的使用要求,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检测构件侧面,此外还要具备有效检测构件顶底面的条件,测区遵循均匀分布的原则,各自的面积均在0.04m2以内。针对小型混凝土构件的检测,需辅以固定与支撑措施,将检测结果的误差控制到最低。此外,在测试前还需要做好对测区的清理工作,使其达到平整、干燥的状态,不可形成疏松层。
2.3 碳化影响
若混凝土已完成粉刷处理,在测试之前需要将该粉刷层清理干净。此项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由于粉刷层呈碱性,在展开碳化深度检测时极容易出现孔内化学性质变化的现象,所得的碳化深度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具体规律为:碳化深度越大,所对应的强度换算值越低,会对检测结果的精度造成影响。应当明确的是,碳化深度还受到脱模剂、混凝土掺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
经上述流程后,便要对数据做进一步处理,此环节若操作不当,也会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实际工作中,需明确测值取舍,若出现回弹仪非水平弹击的问题,则需要在已有平均回弹值的基础上采取角度修正措施,随后再利用浇筑面计算方法做进一步修正。
3 钻芯法检测相关问题
钻芯法检测主要涉及到取样、等环节,在取样过程中若缺乏规范性,将对所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对此,本文分析钻芯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3.1 钻芯法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①不满足抗压强度标准的混凝土试块;②混凝土出现低温冻伤现象或是受到化学腐蚀;③因养护不当而引发的质量问题;④经过长时间使用的工程结构;⑤存在资料辅助验收的需求。
3.2 取样设备的选择和芯样加工
钻芯法在应用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钻头,以粗骨料最大粒径为准,所取的芯样直径至少应达到该值的3倍。在钻芯机的选择上,以轻便型设备为宜。通常而言,芯样高度与自身直径应保持一致,各个芯样端面需足够平整,若芯样高度在100mm内,要求此时的不平整度控制在0.1mm内,且芯样两个断面需达到完全平行的状态,并与轴线垂直,而加工所得的芯样不可出现裂缝。芯样试件强度必须与测试强度相同,为满足这一要求,需以待测混凝土构件强度为基准,所选取的芯样试件强度需与之相同。
3.3 芯样数量的选择
考虑到钻芯法容易损坏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特点,因此,在选取芯样时要控制好位置,不可在混凝土构件上频繁取样,但由于芯样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离散性,因此,在取样数量偏少时又会对检测结果带来影响,即缺乏代表性。对此,在普通构件的检测工作中,若尺寸与体积相对较大,所使用到的芯样需达到3个,在取样过程中遵循分散原则,降低对结构强度的不良影响。当构件尺寸相对较小时,此时选取的芯样数量以2个为宜。
3.4 钻芯位置的选择
部分区域应力相对较大,或不具备足够的安全度,不满足钻芯取样要求,诸如构件接头及其边缘、受力尤为复杂的部位等;在各类构件中,取芯操作不可发生于梁结构上;芯样需具有代表性,能够反应混凝土整体情况;为确保结构稳定性,取芯处应远离主筋、预埋件等关键结构。
3.5 钻芯机位置的固定
钻筒是尤为关键的装置,其转动速度相对较快,在此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抖动,在此状况下所得的芯样易出现变形、垂直度不足等问题,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带来影响。因此,若要确保钻芯取样的可靠性,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钻芯机放置位置,并精确测定主轴旋转轴线,其需要与混凝土表面相垂直,持续钻进过程中若设备出现偏移,需随即做出调整。
4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相关性趋势研究
建筑工程是现代基础建设领域的重点,也是经济持续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总体上,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如下方法:①无损检测法,主要特点在于操作便捷、降低投入成本;②钻芯法,尽管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并不会对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所得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高,是国内外应用尤为广泛的方法。当然,钻芯法的合理应用应建立在科学布置测点的基础上,不允许在整个结构中遍布大量的测点,且此方法对成本要求较高,从而限制了应用范围。部分钢筋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易出现锈蚀现象,此时可通过回弹法与钻芯法相综合的方式展开检测,以芯样实验值为基准,在此基础上校正无损检测推定值,综合评定混凝土强度情况。针对新建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回弹法更为可行,所得结果可准确反映结构锈蚀后的强度情况,明显优于钻芯取样法;基于回弹法检测后,所得的混凝土强度通常都低于实际值,所以合理的修正措施必不可少。实际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应在混凝土的内外质量基本一致时,方可使用本文结论对回弹值进行修正。当结构内外部质量存在明显偏差时,经检测后得到的结果也存在较大误差,此时,需采取回弹法与钻芯法相综合的方式,准确反映混凝土强度,使质量检验测试与工程质量提高有机结合,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工程质量隐患。未来仍旧会出现不同适宜工程检测的技术,相关人员应结合智能化技术,不断的完善检测系统,选取合适的检测技术,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乃至各行各业的检测质量,维护工程的安全高效性。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得到合理控制,对此需要选定合适的检测技术,适配高精度检测仪器,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准,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测工作,记录检测结果,同时安排监管人员全程参与,确保各环节有序推进,减小数据误差。总体上,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检测工作,通过这一环节全面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菊蕊.浅谈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存在问题和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6(8):117-118.
[2]尹雪岭.建筑工程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四川水泥,2019,41(4):30.
[3]徐杰明,沃君杰.浅析建筑工程检测技术[J].居业,2017,35(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