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进行全面考虑才更具备科学性。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从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案的优化、施工协调管理、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一些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不足与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主要分为管理特点和施工特点。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需要管理人员采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制度体系都还不完善,因此在管理过程当中具有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由专业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管理。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施工的项目、环境场地都比较复杂,很多工程当中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施工的组织形式以及方式方法也有所差异。在施工过程当中,环境以及材料都是工程施工的主要影响,一旦由于施工失误导致工程问题,必定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1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比较弱
我国一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不足,主要是施工单位管理者的质量控制意识薄弱,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很多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施工经验,无法对整个工程管理进行宏观把控。另外,还存在施工设备操作管理不足等问题。一些施工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进而导致一系列质量问题,这大大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2施工技术管理目标有待明确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目标有待明确,这是建筑施工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目标没有进行严格的落实,且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却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及时地处理等情况。除此之外,施工技术管理目标有待明确,容易造成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脱离施工计划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浪费严重的现象,使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水平无法达到既定的施工目标及要求。
1.3缺少健全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造成建筑企业无法落实相应的规范以及标准。一些建筑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但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即使充分的按照企业现有的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施工管理,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方案、管理意识、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及资料保存五方面,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上述五方面的缺失,极易直接危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1管理方案具有片面性
科学的管理方案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根本前提。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方案都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制约着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管理方案的片面性很大程度上与管理阶层对施工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有关,管理方案的制定基本上是以过去的工程管理方案为模板直接套用,未能与本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管理方案有同于无,抵抗未知因素影响的能力较弱,对施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制定管理方案时依旧沿用着传统的横道图编制法,在结算款的处理方面也有时欠合理,导致施工成本虚高,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管理意识有待强化
部分建筑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往往只是片面地注重工期,而在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方面却显得过于薄弱。例如:对一线施工人员未系安全带的做法听之任之,对重要的安全绳索也未定期加以严格检查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意识薄弱,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整体质量留下了诸多的安全和质量隐患。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当中,施工管理意识的薄弱势必会削弱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实践证明重技术轻管理的理念是不可取的,管理意识的薄弱一来容易导致资金配置失衡,二来极易形成安全隐患。
2.3资料保存有待规范
建筑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多,包括人员组织、设备安排、施工进度、施工技术、资金预算等内容,因而需要设立专门的工程资料保存部门,安排专职资料员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及收集工作,以便对建筑工程的全部资料进行集约化保存与管理,这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工作成熟的标志之一。然而,当前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对于施工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大量施工资料随意堆放,管理计划的制定也并未参照系统的施工资料文件,仅凭经验而臆断是不符合科学性原则的,影响建筑工程的工期与整体质量,这也是当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管理理念错位的集中体现。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工程管理总体水平。工程建设企业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政策,使其更具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需要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等各种要素的有效结合。首先,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把它们作为控制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因为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用品,所以控制材料质量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一步。最后,施工机械为建筑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选择和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施有效控制,现场施工,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加强核算意识,提高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强人工成本和材料采购,工程预算和其他多方面的管理,把项目成本的测算和控制落到实处,从而克服项目管理系统的“包盈不包亏”问题。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定额管理,实现配额计划和组织生产,使用固定的会计,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还要贯彻和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减少不合理的支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杜绝帐户不满足,成本、利润和损失不一致等问题。
3.3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产全过程实施安全行为管理的所有活动,是按生产要素的具体的控制。通过消除不安全生产行为,确保工程建设无安全生产事故。实施安全管理原则,我们必须坚持安全和安全生产并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确保安全。
3.4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直接反映,因而必须要依靠严格的岗位责任及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制定严明的工作纪律,杜绝管理上的漏洞。要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水平,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施工企业对现场的管理一定要从文明施工做起,保持现场的施工秩序井然有序,使施工现场管理做到环境整洁,管理有序,设备完好,促使现场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水平。
结语: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减少施工的成本,通过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2017(08).
[2]谢世光.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