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地籍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对土地面积、土地位置、土地权属界等的测量来反映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情况和质量等级等,是一种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服务的专业测量,是城市地籍调查中重要的组成,为国家土地调查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地籍测绘的成果可以为更多领域的土地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管理等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整体水平,推动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城镇测量中的发展创新。本文就地籍测绘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籍测绘;测绘技术;应用
1地籍测绘的基本要求
地籍绘制图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是国家地籍管理的重要成果。由于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推进,地籍测绘也具有了新的发展理念。以前这类信息的存储主要采用纸质文件档案,不便于储存利用,也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今随着人们对地籍信息需求的增大,地籍测绘由传统测绘技术应用一步步发展到如今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快速精确得出测绘信息。在地籍调查测量大部分的过程中,地籍细致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步,通过地籍细致测量可以精准的进行测量土地所属的分界点与每一宗土地的位置等与其有关的大部分数据。
2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碎部测量即界址点和地物点坐标、地类要素的获取,包括定境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和界址点,房屋及其他构筑物的实地轮廓,铁路、公路、街道等交通线路,海岸、滩涂等主要水工设施的测绘。界址点是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而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的一组数据,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来加以选择。在我国。考虑到地域之广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界址点精度的要求也应有不同的等级。
3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3.1野外数字测量
野外数字测量主要被应用在房产土地测绘、电力水利工程土地测绘和国土资源规划土地测绘工作中,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野外施测,获得的测绘地籍图、基础数字地形图等可以为相关测绘工作提供数据服务,可利用地籍管理系统对野外测量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在野外数字测量中,常用的技术设备有全站电子速测仪与测图软件。首先将全站仪、测图软件与电子记录簿结合,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将野外数字测量获得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电子记录簿中,并通过预处理的方式调整数据格式,将数据存储在信息库中以便土地管理工作使用。该野外数字测量的方式具有电子记录簿、全站仪的智能化程度高,操作难度较小,受到技术设备的影响较小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可视性较差、测绘图绘制时误差大的缺陷。其次,将全站仪、测图软件与计算机结合起来,使数据采集和处理结合起来进行数据集成化管理,利用全站仪获取地籍数据,然后又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这些地籍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该方式的效率较高,但是成本较高,而且在野外测量中也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可行性较差,应用并不常见。此外,可将全站仪、测图软件与掌上电脑相结合,借助蓝牙传输的便利性,使全站仪获取的地籍数据在各部门之间得以传递,掌上电脑相对来说受野外测量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具有可视化好、能存储多种数据格式的优点,因此该方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2GPS测量
3.2.1地籍测绘图分析
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地籍图和地籍数字化系统上。众所周知,地籍图的测绘和装绘要求都相当高,准确性、精准度直接决定地籍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地形图是地籍图的参考数据,在测绘地籍图时不能够直接用地形图来代替地籍图,而必须要实地测量,然后进行转绘。在地形图测绘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布置和图根点的选择对地理位置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通视条件良好、视野开阔的地方会作为地形图测绘的主要控制点和站点,以便控制更大范围。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每次都选择适合的站点,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带,会选择相对优越的点作为主要测绘站点,但其仍然会存在地物要素无法测量的状况。为了缩小测量误差,便需要借助皮尺或者是平板支导线来辅助测绘,尽管如此,其仍然可能存在错误。
3.2.2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GPS数据预处理是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编辑、加工与整理,分流出各种专用的信息文件,为进一步的平差计算做准备。从原始记录中,通过解码将各项数据分类整理,剔除无效观测值和信息,形成各种数据文件,如星历文件、观测文件和测站信息文件等,然后进行观测数据的平滑、滤波、周跳探测、载波相位观测值的修复以及对观测值进行各项必要的改正。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是确保外业观测质量,实现预期定位精度的重要环节,所以当观测任务结束后,必须在测区及时对外业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检核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成果,并根据情况采取淘汰或重测、补测措施。同步边观测数据的检核,主要指观测数据的剔除和观值的残差之差。主要是由观测值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残余部分的影响与数据处理中所采用的模型密切相关。残差分析,主要是试图将观测值中的偶然差分离出来。
3.3卫星遥感和数字影像测量
随着地籍测绘工作量的增多,各领域对地籍测绘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准确才能为地籍相关工作提供服务。对于大比例尺的地籍图测绘工作,可采用卫星遥感和数字影像测绘技术,即在航片上收集地籍信息,并利用航测区域网法与光束法平差对地籍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利用专门数字摄影测量和相关数字处理软件完成外业与内业工作。该技术方法使地籍测绘范围得到扩大,获得的测绘数据更加全面且实时性很高,同时还能完善地籍图的界址点。
3.4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从位置上划分的话,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两种类型。对于地面摄影测量来说的话,经常经常会出现后景被前景遮挡的情况,从而影响地面摄影测量的效果。在航空摄影时,运载航空摄影机的飞机不能严格保持水平,且曝光瞬间无法精确知道航空摄影机处在空中的具体位置和状态,这些在利用航摄像片制作地形图过程中都的解决。地籍数字化摄影测量能够获得丰富的地籍信息,时效性非常强,既能够获得易读而直观的数据,又能够获得几何图形。地籍图不会受到通视条件的限制,其界址点非常完善。排除地籍权属调查和GPS像控之外,地籍摄影测量只需要在内业中就能够完成,提高工作效率,劳动强度也大大地降低了。
结语
现代化测绘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地籍测绘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测绘结果的精确度,为土地管理相关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因为和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新测绘技术在城镇测量工作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工程中的不断深入以及所有测绘人员和地籍管理部门的研究努力,进一步推动着地籍测绘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数字化城市构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叶维琳.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73,79.
[2]黄勇.对于工程测绘测量技术应用的分析与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3):198-199.
[3]任萍,李玮,任慧举.GPSRTK技术在供水管线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