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实践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黄书琪
[导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高浦小学  福建厦门  361022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同时,语文知识也具有生活的实用性。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较好地进行学习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化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开展阅读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借助于阅读,来融入到生活当中,并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基于生活化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出现的问题
        1、没有养成很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面对升学上的压力越来越重。很多的家长认为只有考上重点的学校、好的大学,才能够有一份好的工作、过着稳定的生活。让小学生在小的时候就拥有过多的学业负担,而且学生在学习、生活上过得很紧张,可能在心理上会出现一点点问题。为了在重点学校里取得好成绩,学校和家长的监督小学生学习,小学生每天面对的都是课本书、作业、试卷等,在周末的时候还得去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课外兴趣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允许他们看课外书。另一方面,小学生自身认为语文课外阅读是不必要的,应该把时间都花在学校设置的课程里。导致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降低,小学生把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马马虎虎、应付过去就算完事。小学生在受自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布置了多少课外阅读任务就完成多少,不是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没有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
        2、在小学生学习的环境中没有营造文化氛围
        因为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很多地方是没有修建图书馆的。虽然有的地方有图书馆,但只有几个木架上摆放书本,而且种类少、数量少,小学生想要阅读更多的课外书也无法阅读。很多的家庭中肯定是有书房的,但是没有摆放任何的书籍,就算有书籍也只是小学生的课本书,没有营造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家长没有让小学生拥有课外阅读的意识。
        二、生活化实践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措施
        1、了解作者生活,知人论世
        分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可以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所阅读的文章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有较远的距离,因此只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展开阅读,并没有充分了解作品的主旨和内涵。针对这个问题,要基于生活化视角,组织学生带着知人论世的观点展开阅读,尝试在阅读时了解一下作者的生活背景,并借助此分析作品表达的人生目标,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这样学生的阅读效果会有所提升。
        在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活动,尝试寻找更多杜甫的诗歌,并展开阅读,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大家觉得杜甫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呢?你所读到的大多数杜甫的作品都是什么样子的,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若学生能在自主阅读杜甫诗歌的同时辅助阅读一些介绍杜甫生平的作品,则其理解会更为深刻。有学生认识到:“杜甫大多数的作品都展现了沉郁顿挫的特点,展现了百姓的疾苦。但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给人一种喜悦感,原来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作者在战乱时期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作品,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战争胜利后,所以作品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2、挖掘课文内容,生活拓展
        不少学生不知道该选择哪些课外阅读的读物,这也是课外阅读情况分析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可组织学生以课文作为起点,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内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然后以此为背景进行生活拓展。这样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每一篇文章,并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在学习了《烟台的海》后,不少学生对游记类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生活拓展。“游记类作品能让我们的旅游经历变得更为美好。在旅游前,阅读游记类作品能让我们了解景点的特点。在旅游后,自主撰写游记类作品能让我们留下美好的旅游回忆。”此后则组织学生展开自主课外阅读,尝试阅读更多的游记类作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写好游记类作品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展开自主创作活动,回忆自己在旅游时的美好回忆,并将其用游记的形式写下来。这样的拓展阅读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而且向着学生的生活进行拓展,起到了连通课堂内外的效果。
        3、从生活中获得启发与教育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时,充分运用生活化实践的课外阅读教学方式,可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在现实生活的实践经验,来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学习,在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较好的学习与掌握语文阅读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并对生活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借助于生活化实践阅读,让学生将所阅读文章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较为紧密的联系。从而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开展生活教育,例如,在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时,课文当中写到:“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晶莹透亮”来展开丰富的想象:清早在梅花的花瓣之上有着小露珠,在阳光普照下,小露珠呈现出晶莹透亮的状态。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认知与了解有关小露珠的知识。教师可指导学生去校园的小花园当中去观察露珠,并安排学生用文字来做出观察记录,从而能够使学生借助于生活化的实践学习,来认知与了解露珠形成的原因,并能够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启发与教育。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地进行阅读,并能够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4、将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紧密联系与拓展阅读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并将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采用生活化实践的课外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郑和远航》一课时,课文当中写到:“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在学生朗读了课文之后,教师可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课文当中描写到:“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一句段充分体现出郑和远航时启航的情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在影视剧或者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所看到的轮船远航时的情境是怎样的?学生们通过展开联想,纷纷回答:轮船远航时会首先解缆;会有轮船汽笛声响起;会有船员的亲人在岸边与在轮船上的船员挥手告别。在学生们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海上丝绸之路》《跟着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西洋梦》《名垂青史—郑和传记》,让学生能够将课内外学习内容进行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将语文课内外知识进行相互结合,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结束语
        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可以发现,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量明显不足,有很多学生虽然展开了课外阅读,但是却没有认识到所学的阅读知识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学生的阅读缺乏自主性。针对这样的现状,要基于生活化视角展开教学,促使学生理解阅读和实际生活的关系,从而自主展开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捷.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刘志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