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4期   作者: 周长辰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与创新,各类新型建筑结构不断出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与创新,各类新型建筑结构不断出现,只有全面运用好各种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建设安全,建设精品工程。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各项技术应用中也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新型建筑越来越高,建设这些工程,需要各类不同的技术配合才能完成,高支撑模板技术已经形成自身的体系,在建筑过程中具备明显优势,在实践中也有着良好的运用,这类技术适应性强、承载力好,以自身优势在众多模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我国的发展加快,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中涌入的居民数量愈发变多,住房紧张问题出现,房建土建工程施工压力随之增长。为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高支模施工技术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高支模技术是一种大型框架结构支撑系统,可发挥提高土建结构承载力的功效,预防施工失稳问题,给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打下稳固地基。可以说,强化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是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此为背景,分析研究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先进的大跨度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住房建设过程中土木建设的奠基支撑,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看重,逐步成为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现在使用的大跨度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操作十分方便,且在专业技术方面可以深入研究,对于架设模板技术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模板构造包含了设计、计算、生产及安装这几个环节,大跨度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工程顺利进行与完工。大跨度高支模施工技术可支持在更高高度上支设水平混凝土模板,高度大于8m,宽度大于18m,垂直固件独立支撑高度大于6m。在实际房建土建工程施工中,应当充分把握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势,配合科学设计手段,来确保施工安全,并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给现实施工提供制度保障。
         随着房建土建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楼层的层高加高,建筑施工的难度也随之上升。若要提高建筑物负荷能力,确保建筑结构稳定,强化施工质量,并推进工程的顺利收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施,可以让建筑物的外形结构满足现代群众审美需求,迎合人们对建筑结构多样性的期待,并通过建筑外形结构优化操作,来节省建筑施工材料耗用和设备应用,减少需投入的施工成本,增加施工企业经济利润。但因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程度较高,应用时安全风险较高,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须先全面考虑整体房建施工高度、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给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立足于工程现实状况,来详细制订合理的工程施工步骤和规范,参考规定,建立起施工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施工技术运用质量和效果。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
         工程建设离不开良好的高支模工程技术,而运用这项技术有着巨大的危险性,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如果施工过程中,技术不强、专业不精,则很容易出现危险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只有良好专业的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施工效果,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是关键点,技术不到位,程序不合理,就很容易使模板支架失去平稳性,最终造成倒塌事故,由此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不匹配,没有全面设计好施工方案,没有对现场进行的设计,现场勘查不到位,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


         (三)施工方法不合理,容易出现沉降
         高支模板施工过程中,整体施工方法不得当,施工效果不好,很容易出现问题。进行模板搭拆作业过程中,不能严格施工顺序,施工方法不科学,很容易出现支撑杆位置有误或不规范、支模架基础沉降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的效果,也为后序建设埋下了隐患。导致这种问题的成因是,相关技术人员不了解施工情况,没有完全理解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交底工作没有说明,另外,一部分人的思想意识不到位,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相关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没有掌握具体作业方法和流程,施工不标准、不规范。
三、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高支模施工安装环节
         在模板定位时,要根据定位位置,将控制线投放出,然后,依照交叉于一起的控制线将偏轴上面的线引出800m控制线。在弄好控制线以后,用经纬仪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合适。中间轴线和其他轴线的检测方法不同,中间轴线为随机抽查,而其他的控制线则主要检查最外面的轴线。此外,在保证偏轴控制线合适之后,还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大梁及柱上的线引出。在进行满堂脚手架搭设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可凭借自己多年施工经验和规范要求,先将纵向扫地杆放置好,然后将杆子底端向两边竖起来,底端和竖直扫地杆要牢固固定在一起,横向扫地杆和立杆要固定在一起,并确保每边上都竖有3~4根立杆。此时,施工人员将竖向和横向的平杆放好,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规定标准。这时,再将其固定,从起始的地方逐步搭建,等第1个支撑架子完成交圈,再做第2个,如此循环直到结束。到了柱模板安装环节,安装前要先清理干净柱里面的杂物,安装时要先把直的模板吊上去,然后拧紧柱箍。先安装第1片模板,在安装时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并固定,再安装第2片模板,并处理好2片柱模板之间的缝隙,保证其严实紧密,安装的时候,通常使用连接螺栓来进行连接与固定,之后的其他模板也是安装相同的步骤进行安装。最后安装完柱套箍固定以后,要整体细致的检查柱模板,特别是模板的对角线、垂直差以及横截面等细节处都要检查,如果检查出问题,要马上调整合适,以免与设计方案之间出现偏差。
         (二)高支模板的安装搭设技术
         在高支模板安装之前,施工人员应找好对应梁线的具体位置,做出位置标记,根据测试仪器确定项目各处轴线的具体位置,在水平方向进一步确定模板的实际控制线。同时,在建筑项目楼面模板安装环节,应加强模板内部结构的可靠稳定。技术人员应对建筑项目梁板钢筋部进行捆绑,然后开展相关的浇筑工序[3]。通过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开展研究发现,外框梁柱的施工十分烦琐,是高支模搭建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因此,在开展外框架梁柱的施工过程中,可运用分层施工的基本技术。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只有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做好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周文山.论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9):30-31.
[2]李勇,陈全如.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28):64.
[3]董衍雷.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91.
[4]陈动粮,王燕.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和探讨[J].门窗,2019(18):89.
[5]林立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探讨[J].四川水泥,2019(09):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