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128319910125XXXX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近些年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切实提升工程建筑的整体建设效果。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工程建筑获得良好发展的今天,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这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继续优化施工技术以确保更可靠的项目质量。因此,相关建筑人员需要了解影响项目质量的各种因素,使用科学的技术方法来确保混凝土符合质量标准,并且确保各个环节衔接合理。
1混凝土结构概述
在开始施工和建造混凝土结构之前,有必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并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首先,有必要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建筑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结构,建筑承重结构,建筑的空间结构,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有必要了解结构的所有部分,熟悉每个组件的设计及其相互关系,才可以设计出完整而系统的建筑混凝土结构,应注意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①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整体性。②有必要保持工业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和调整。③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强度,适当设计混凝土结构。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准备工作中,通常包含混凝土供应与材料配比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以某工程为例来看,在设置转换梁的时候,可落实水平施工方案设置;即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中,通常包括二次浇筑施工,整体浇筑高度维持在1.1~1.3 m。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就需要对混凝土配比材料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是粒径6~29.8 mm且含泥量不超过0.8%的碎石粗骨料、细度模数2.7且含泥量不超过1.8%的中砂细骨料以及P•0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上述原材料准备完成之后,可结合实际状况适当增加RW高效减水剂、高效低碱微膨胀剂、I级粉煤灰等缓凝试剂,各种材料包括RW-3高效减水剂∶膨胀剂∶粉煤灰∶水∶粗骨料∶细骨料∶水泥=16∶62∶78∶198∶996∶684∶398。在混凝土入模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入模的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输送设备以及搅拌设备摆放区域内加设适当的保温遮阳措施。而结合本文所选案例来看,因为施工所用混凝土以商品混凝土为主,所以,在实际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借助相应检测设备对混凝土塌落度实施严格检测,并将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7~19 cm。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混凝土的塌落度低于15 cm,则需要加入整体混凝土总量1.45%的RW-3减水剂,并搅拌60~100 s,这样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塌落度,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不仅如此,在前期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实施平面十字中线放线的方式,以保证整体混凝土结构浇筑轴线控制限度与构件平整度都达标。
2.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工程的施工要求,结合施工材料的性质和质量,选取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从施工材料的源头环节来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其次,在施工材料的运输环节也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具体表现为将施工材料运送到施工场地时,不能够随意的进行堆放,而是进行集中系统的储存,并选取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看管,防止施工材料因天气、雨水等因素造成质量方面的影响。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检查相关设备,确保相关设备没有故障,而且需要对应急方案进行制定,确保在设备发生突发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对工程建筑的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结构整个框架,确保框架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时应该使用按照设计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以及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如果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存在泌水的情况,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骨料发生下沉的情况,以及减少裂缝的发生率。因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压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2.4减少约束力
减少约束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减少内部约束力和减少外部约束力。首先,内部约束力的减少方法。温度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内部约束力的主要原因,温度应力会随着内部约束力的增加而增大。而产生温度应力的原因是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形成的。所有减少内部约束力的有效方式是要合理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尽量缩小与外部温差值。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采用覆盖、暖棚等保温方式。其次,外部约束力的减少方法。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由于其面积大、结构重,而浇筑又需要连续整体浇筑,此时,地基会对混凝土形成一股外部约束力,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因此,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是降低外部约束力的解决之道。目前,主要是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与地基接触面之间设置滑动层,以此减少外部约束力,使混凝土免受裂缝的损坏。
2.5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
温度的有效控制对混凝土的质量极其重要。土木施工人员必须高度注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温方式,使施工温度的波动不会过于频繁,并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施工人员也要熟练掌握科学的升温降温手段,以此应对混凝土温度失控现象。当混凝土施工温度过高时,可以在混凝土中铺设水管,通过增添适量的冷水,对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进行改善,借此实现降温的效果,但应切忌直接浇冷水;而当温度过低时,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增添适量水泥,对混凝土进行强制补温。因为水泥本身会产生水化热,在温度过低的混凝土中,可以按照科学合理的配制比例,使添加的水泥能够最大程度的释放所产生的热量,最终实现升温的目的。通过合理的温度应急措施,进一步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使其不会轻易出现裂缝。
2.6养护技术
做好养护工作,不仅能够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养护工作是在完成了混凝土浇筑并且进行了振捣后12个小时内进行的。养护工作不局限在浇筑的环节,也可以是在拆完模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的方式一般都是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模式,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土木工程建筑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条件,应该养护一周以上。
2.7接缝与切缝施工技术
有关建筑单位应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能力,在接缝和切缝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求。首先,相关人员应根据特定的现场设计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条件,并确保项目设计的整体质量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其次,有必要使用合适的切割装置进行切缝施工,同时,接缝要使用全新的混凝土,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是现阶段工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讲,工程建筑的混凝土技术,其含义十分的宽泛,其不但包括施工技术,还涉及了竣工后期的养护、维护等工作。所以,建筑工程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分析和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流程,最大程度上来实现混凝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浩波,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90.
[2]杜娟,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9):272.
[3]刘国清,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43-44.
[4]罗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1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