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阳湖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做好框架剪力墙施工能够优化工程主体结构的建设质量。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模板安装、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这三个框剪结构施工技术环节,实现了对框剪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工程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框剪结构;模板安装;钢筋工程
引言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是指一种在框架结构基础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来构建部分柱、墙等构件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具有结构稳定性强、内部使用空间灵活的优势,在当前的房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工作者要深入分析框剪结构施工技术,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技术落实效果,提升工程建设水平。
1模板安装
1.1柱模板安装
在柱模板的安装中,首先,施工者要在钢筋混凝土柱四边距地高度为50~80mm的主筋位置上焊接支架,使其能够从四面顶住模板,保障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其次,施工者需要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组装合金模板,然后再由下至上安装柱箍。一般来说,柱箍的材质可以选用钢管、槽钢、角钢等钢材,但在实际应用中,施工者应当根据柱子截面、设计方案等依据,来合理选用柱箍材质。再次,施工者安装完毕后,还要进行模板固定操作,并采用井字支架、拉杆等设施,构建模板固定结构。在此过程中,施工者要注意,如果采用拉杆固定方式,那么拉杆与地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以下。最后,施工者还要进行检查,并留好浇灌止口和清理门止口,为后续操作提供便利。
1.2梁模板安装
在梁模板的安装中,施工者应先在柱上弹出水平线、位置线等标记,来确定模板安装位置,然后安装钢支柱。通常情况下,框剪结构施工中基本都会设置双排钢支柱,而且要将同一排支柱的间距控制在60~100cm,接着在支柱之间构建剪刀支撑结构,保持支柱的稳定性。此后,施工者需要安装纵钢楞和横钢楞,并在其上安装梁底模板。如果梁结构的跨度在4m以上,那么施工者就要按照设计要球,进行起拱施工,若设计方案中没有提出详细要求,则应将起拱高度设为梁跨度的1‰~3‰。此外,梁高在600mm以上时,施工者需要为模板配备腰楞、并采用对拉螺栓拉结,以免模板移位问题。
1.3板模板安装
在框剪结构建设中,施工者需要在安装楼板模板前,保持底层平整夯实,并为底层、地面支柱部分配备脚手板。在此过程中,施工者如果要采用多层支架来支撑模板,就务必保持支柱的垂直,并且使其上下层支点处于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同时要设置拉结结构,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施工者需要结合施工载荷、混凝土重量来确定支柱间距与钢楞间距。但在常规条件下,施工者将支柱间距设置在800~1200mm、将小钢楞间距设置为400~600mm、将大钢楞间距设置为600~1200mm即可。此外,施工者还要将L形插销、U形卡这两个模板连接件的间距控制在300mm以内,保持拼缝位置的严密状态。
2钢筋施工
2.1钢筋弯钩弯曲施工
就目前来看,在框剪结构建筑中,钢筋弯钩施工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直弯钩、半圆弯钩、斜弯钩。由于弯钩施工形式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弯钩形式所需的增加长度也不同,例如:例如:平直钢筋部分长3d,弯心直径2.5d的条件下,直弯钩增加长度为3.5d、半圆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斜弯钩增加长度为4.9d。为此,施工者应先计算好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再开展下料等操作。在进行钢筋弯钩弯曲加工时,施工者还要注意,如果弯折位置处于钢筋的中间部位,那么该处的弯曲直径应当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
2.2箍筋加工
在框剪建筑施工中,箍筋被广泛应用在梁、柱等构件的内部钢筋结构构建中,起到了保障钢筋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有助于强化框剪结构的建设质量。为此,施工者务必要根据现行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箍筋加工,使箍筋得以顺利发挥效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在此过程中,施工者需要结合保护层设计厚度、钢筋绑扎位置等条件,来计算出箍筋下料、加工尺寸,同时,要注意在其末端加工一个135°的弯钩,并且保持其弯钩平直部分长度皆为10d,然后还要检查好加工效果,确认弯钩平整、不扭翘。在暗柱的箍筋加工中,如果柱中的主筋连接方式为绑扎,那么当施工者制作135°弯钩时,就应将其中一端先弯成90°,并将其弯折长度设置为2d,之后再做45°弯钩,并采用常规的弯折施工形式,进行另一端的弯钩操作。
2.3梯子筋加工
在梯子筋的加工中,施工者需要按照墙体竖向筋的排距,来加工其中的两条竖向钢筋,并将其长度保持在“层高+500mm”、“层高+500mm+1.3*搭接长度”以上,其中500mm为墙体竖向筋的搭接长度。在此过程中,施工者应采用点焊的方式焊接梯子筋中的水平筋,而且还应将梯子水平筋的间距,与墙体水平筋的间距保持一致。此外,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保证断面尺寸、墙体保护层控制工作的准确性,施工者还要梯子筋中设置顶模棍,并采用无齿锯对其进行切割,使其端头保持平齐。一般来说,在加工过程中,施工者应该在墙体上、中、下这三个部位分别设置一个根顶模棍,如果框剪结构中的墙体太高,施工者就要适当增加顶模棍的数量,保障梯子筋的作用效果。
3混凝土施工
3.1剪力墙浇筑
在框剪结构施工中,柱和墙通常会一起构成剪力墙结构,因此,浇筑施工时,施工者一般都会同时浇筑柱和墙体。但施工者必须确保两者所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否则应先浇筑柱结构,并预埋锚固筋。待其拆模之后,再进行剪力墙钢筋施工,然后才能够进行墙体浇筑,保障框剪结构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施工者还要注意,应先在模板底部均匀浇筑5cm厚的水泥砂浆,之后再进行正式浇筑,同时,还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来浇筑墙体,而且要将每个浇筑层厚度保持在60cm左右,并将层与层之间的施工间隔控制在2h以内。此外,在振捣施工中,工作者要将振捣棒的移动距离控制在50cm以下,并且避开钢筋结构,避免对墙柱内部结构产生破坏。
3.2楼梯浇筑
在楼梯浇筑中,施工者需要采用由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浇筑和振捣。在实际操作中,施工者应先用振捣棒从振实楼梯底板部分的混凝土,然后沿着踏步逐渐向上,并且还要在振捣过程中,不断用木抹子将踏步表面抹平,保障楼梯整体浇筑效果。在施工缝预留方面,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连续性,施工者应将施工缝设置在楼梯段三分之一的位置,增强楼梯构件的建设质量。此外,在常规条件下,待浇筑完毕后,施工者需要对其进行168h的养护,而且要在前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等问题[1]。
3.2冬季浇筑施工
在一些寒冷地区,施工者在冬季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现行规定,采取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措施,保障施工质量。在冬季施工中,施工者应在浇筑前,向混凝土中加入负温外加剂,并且要根据现场气温条件,来选择经过专业技术鉴定的相应外加剂类型,降低寒冷环境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施工方还要提前做好原材料加热、搅拌、浇筑等施工环节中的热工计算,为后续的施工操作提供参考。如果所浇筑整体结构需要加温养护,而且预计加热温度需要超过40℃时,施工方要听取设计单位的意见,保障工程建设效果[2]。
结论:综上所述,在框剪结构工程建设中,灵活运用相应的施工技术能够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工程建设中,工作者利用框剪施工技术可以避免模板移位问题、提高钢筋结构的稳定性、优化混凝土浇筑效果,从而增强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安兵.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9):29-30.
[2]魏士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20(09):62.